首页 > 仙侠修真 > 不存在的逆袭——真西游 > 第三章 极乐东传观音奉佛旨,宝经西取玄奘报皇恩

第三章 极乐东传观音奉佛旨,宝经西取玄奘报皇恩(1/1)

目录

一、唐僧取经的由来

说到取经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唐僧师徒四人不远千山万水到灵山大雷音寺求取真经。不过这取经的由来却未必人人皆知。

要说取经,其实并不符合如来最开始的想法。起初,他是要送经的!

安天大会之后的某一天(按人间时间算,是五百年后了),如来在灵山作“盂兰盆会”,评论四大部洲时说道:“……但那南瞻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劝人为善。”如来接着解释道,这三藏真经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准备送上东土。然而,“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了瑜伽之正宗。”

简单的说,如来要到南瞻部洲开展业务,但这里的人不识货,因此自己打不开局面。

南瞻部洲的人并不是不识货,只是这里的市场被道教垄断了而已。南瞻部洲是道教的地盘,佛教硬要插进去,那恐怕是要引起激烈冲突的。

作为佛教领袖,佛祖当然是有办法的。如来佛祖说,要一个有法力的手下,上东土找一个善信,让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来求取真经,永传东土。

这便是取经的由来。玉帝不让佛祖去南瞻部洲开展业务,作为下属,如来佛祖也不便明面上抗命不遵。但是东土的人来找佛祖“求取”真经,玉帝总不能说如来佛祖是去抢地盘吧。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传经的难题,又不激化矛盾,实在是高招。

作为佛祖的得力干将,观音菩萨主动站了出来,要承担这个挖掘新业务增长点的重任。如来佛祖一看,也认为这事儿只有观音菩萨能办成,当即就拍板决策了。

临行之前,如来又交代了一些细节。先是送了五件宝物:其中锦澜袈裟和九环锡杖是送给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是用来收服有本事的妖魔给取经人做徒弟的。

第二,佛祖嘱咐观音菩萨,不能从天上飞过去,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佛祖考虑的非常周详,观音菩萨先搞一遍测绘,以后取经人从这条路线经过时,这些地盘要全部拿下。

如来佛祖给的三个箍儿,非常好用,以后观音用它们收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妖魔。但是锦澜袈裟和九环锡杖却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法力。唐僧穿了袈裟,也没有什么保护,拿着锡杖也屡遭毒害,是不是这两件宝物不灵呢?怎么可能,佛祖给的法宝,一定是灵的,好用的。没显出功用,就是没满足激发法力的条件。如来佛祖说了让这两个法宝有效的先决条件:“若肯坚心来此”,就是必须坚定信念,一定要走到大雷音寺。那在取经人走到灵山之前,怎么也无法证明自己是“坚心来此”的吧。也就是说,这两件法宝都要取经人到了灵山才能生效,穿袈裟不堕轮回,执锡杖不受毒害。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法宝给了你,你不受毒害不堕轮回了,不来取经了怎么办?这是佛祖搞的期权激励,把约定的工作完成,做出业绩,就给你股权,让你得到约定的好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