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黄风岭灵吉定风魔,流沙河木叉收悟净(1/1)
三、琉璃盏的背后——卷帘大将遭贬之谜
卷帘大将被贬的原因,表面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深究的,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玉帝大怒,将他打了百,贬到流沙河,变成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模样,一头乱蓬蓬红发,十分丑恶。
事实往往和表面上看到的,想去甚远。卷帘大将被贬也是如此。
先看卷帘大将到底是天庭的什么职位。顾名思义,卷帘就是“卷起门帘”,卷哪里的门帘呢?卷玉帝前面的。古时,尊卑有序,有些场合下,如果有东西需要递给帝王,需要有一个亲信侍立在门口传递中转,这时候就要把门口的帘子卷一卷,当然掀一掀也是可以的,“卷”只是表达这个意思。由于所有的材料都要先经过门口这个人,“卷帘”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那么,西游记里的卷帘大将是不是这种职位呢?不仅是,而且还负有更重要的责任。与戒交手时,沙僧说他是玉帝亲口封的卷帘将,腰悬“虎头牌”。“虎头牌”这个东西不一般,上古的虎符是可以调兵的。到了元、明时期,“虎头牌”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但仍然非常重要。在一些司法行动中,比如抓捕罪犯,领队都是有“虎头牌”的。沙僧还提到他出入随朝,往来护驾,都排第一个。按现在的讲法,他不但是首长身边最重要的保镖之一,而且还是负责首长安全保卫工作的特勤组长。这样一个人,一定是首长非常信任的,说的过分点,除了自己老婆,最信任的就是他了。
这样一个人,居然因为“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界为妖了!是因为琉璃盏十分重要吗?这要从琉璃盏的用处说起。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有人说,琉璃就是玻璃,这种说法不完全准确。学术上,玻璃确实包含了琉璃,但琉璃除了主要成分和普通玻璃相同,还多了很多金属元素,所以琉璃有金属的质感。而且由于古法琉璃的工序多,成品率低,所以琉璃盏在古代还是比较贵重的物品。那么西游记里的琉璃盏是做什么用的呢?前面打黄风怪的时候说过,这只老鼠偷了琉璃盏中的灯油,造成宝殿中灯火昏暗,畏罪潜逃了。说的很清楚,琉璃盏就是油灯,这种灯点起来,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水晶灯,一定是富丽堂皇的。
卷帘大将作为玉帝身边的重要亲信,负责日常的安全保卫工作,像点灯添油这种工作,不会让他动手,也就不可能“失手打碎了琉璃盏”。然而事实是,卷帘大将确实打碎了琉璃盏,这点他是承认的,玉帝也是以此为依据定了他的罪。那么不可能失手打碎琉璃盏的卷帘大将打碎了琉璃盏,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
还有一个疑点,就是量刑。卷帘大将打碎了一盏油灯,玉帝竟然要杀了他,而且已经推上刑场了。如果不是赤脚大仙求情,卷帘大将此时已经被终结了。赤脚大仙求情后玉帝改判,结果卷帘大将被打了百,贬到流沙河。看起来这一判罚并不特别重,但玉帝附加了一个惩罚条件,让飞剑七日一次穿其胸肋百余次方回。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玉帝一定是非常恨他才追加了这么一个惩罚条件。同时,卷帘大将的相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的十分丑恶,连天蓬元帅见了他都不认识了。那么以前的卷帘大将是什么模样呢?是个帅哥。中写到,卷帘大将“自小生来神气状”,“豪杰人家做模样”。就算不是英俊无敌,也应该是相貌堂堂,大有英雄气概。
现在,玉帝对这个昔日的亲信十分痛恨,不但把他毁容,还反复的折磨他,每七天让飞剑来穿他胸肋百余次,却不让他死,弄的他“饥寒难忍”,不得不三两天出波涛抓一个行人充饥。如此看来,说玉帝对卷帘大将恨之入骨,毫不过分。
一个琉璃盏能让玉帝翻脸成这样?不可能。作为一个元首,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当下属还在惊慌失措的时候一般都会说,没事啦,没事啦,不过是个玻璃灯,不值什么钱的,来来来小卷,坐一坐,不要放在心上,你没有受伤才是最重要的,诸如此类的话。这才是收买人心的正确方法。玉帝修行了这么久,修为这么高深,这点道理他不懂?不可能。
那么,整个事情只能推测如下:在蟠桃会上,玉帝考核各位神仙业绩时,卷帘大将依靠自己身份的便利,在某个隐蔽的地方幽会某人,两人浓情蜜意之时,本不该出现的玉帝来了。慌乱中,卷帘大将找地方躲藏,不小心碰掉了灯架上的一只琉璃盏,被玉帝发现。这才导致玉帝如此震怒!这才能让玉帝对这个最信任的亲信恨之入骨!这才能解释,玉帝为什么贬了他还要加罚私刑,还要把他变的如此丑恶!这就是“失手打碎了琉璃盏”的真相。
至于卷帘大将私会了谁,不好推测,也不是重点,总之是玉帝心爱的人罢了。
卷帘大将被贬与天蓬元帅被贬不一样,他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重回天庭了。他在流沙河受苦受难,吃人度日,只是过一天算一天,没有蟠桃延寿,他早晚要死。所以,当观音菩萨提出保唐僧西去取经,换他重修正果,免除飞剑穿身的痛苦时,卷帘大将立刻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