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出空圈唐僧遇魔遭擒,降青牛悟空求佛寻道(2/2)
金刚琢确实厉害,收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收了来帮忙的诸神的兵器等。悟空“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只好到灵山见如来佛祖。佛祖听悟空讲完降妖经过,“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但答复却让人大跌眼镜:“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儿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嚷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我这里着法力助你擒他去罢。”
这里大有问题。如来佛祖怕青牛怪,这可能吗?不可能。那么佛祖“慧眼遥观”,都看到什么了呢?
第一,看到了青牛的原形。这毋庸置疑,世上没有能逃出佛祖眼力的妖怪。
第二,看出了金刚琢的来历,看出了青牛的背景。佛祖认识这个圈子,道祖“化胡为佛”,靠的就是这个圈子,所以佛祖知道这是太上老君的金刚琢,这个长得像犀牛的青牛是太上老君的坐骑。
第三,看出了道祖的目的。既然佛祖知道这是道祖的人和宝物,并且是最厉害的宝物,自然会“慧眼遥观”,看看过去的事,了解一下这是怎么发生的。以如来之法力,很容易就知道了太上老君的意图。
第四,这个圈子太厉害,战胜这个法宝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人家手里还有人质。
但是唐僧还在人家手里,还要去救。所以,如来佛祖决定妥协。先不告诉悟空这妖怪的来历,等满足了道祖的要求,再告诉悟空去找太上老君降妖。
道祖是什么要求呢?寻求共赢。怎么算是佛、道共赢呢?两派能够分享到合适的信众供奉。佛教东传,自然就影响了道教在南瞻部洲的收益。要让道教不反对这件事,只能把这个影响减到最小。这件事说白了,就是道祖要钱,佛祖权衡给不给。
佛祖最终妥协,给了道祖一大笔钱。这一段儿需要仔细读。
首先,佛祖让十罗汉开宝库,取十粒金丹砂,与悟空助力。从“令十罗汉开宝库”这个举动来说,金丹砂就不可能是什么厉害的法宝,说不定还不如锦澜袈裟和九环锡杖。因为真正厉害的宝物,佛祖都是自己保管的。给唐僧的袈裟和锡杖也是阿傩和迦叶两个罗汉去宝库取的,在整个取经过程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但不能说明以后也没作用)。而“金紧禁”三个箍儿,却是如来自己拿给观音菩萨的,这三个箍儿是真正法力强大的宝物。从后面也可以看到,真假美猴王一段儿收服六耳猕猴用过一个金钵盂,也是佛祖自己携带在身边的。
其次,佛祖留下降龙、伏虎二位专门交代,“那妖魔神通广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踪迹”。很明显,佛祖知道金丹砂降不住青牛怪,他骗悟空说,用金丹砂陷住青牛怪,“凭你揪打”便了。实际上,陷也没陷住青牛怪。知道金丹砂降不住青牛怪,也会被青牛怪收去,为什么还要拿金丹砂去“助力”孙悟空呢?因为金丹砂就是要给太上老君的!
第三,金丹砂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罗汉下砂时有这样的描述:“此砂本是无情物”,“阿罗奉法逞豪华”,“手中就有明珠现,等时刮的眼生花”。这是啥,这就是金子啊!给了多少?先是三尺深,青牛怪跳上最上层,须臾又深了二尺。这就是两层楼高的金山了。估计是拿到这个数目就差不多了,于是,青牛怪“忙取出圈子,往上一撇,叫声‘着!’唿喇的一下,把十粒金丹砂又尽套去”。往次青牛怪套了别人的兵器,是别人赶紧跑了。这次不同,套了金丹砂,青牛怪“拽回步,径回本洞”。也不再和你纠缠,拿了钱跑了。
按佛祖旨意,失了金丹砂,就可以去找道祖牵牛了。孙悟空请来太上老君降服青牛怪,又与众神等,“打入洞里,把那百十个小妖尽皆打死,各取兵器”,然后“天王父子回天,雷公入府,火德归宫,水伯回河,罗汉向西”。金丹砂呢?没拿回来,给太上老君带走了!
有人说,如来佛祖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打死青牛把唐僧抢回来呢?动手当然容易,停手就难了。如果当年的前苏联和美国打核战争,世界会怎么样?同理,佛祖和道祖也不能轻易出手,他们俩一交手,胜败是另一说,整个世界都要崩塌了。再说,佛祖也有些忌惮那个“化胡为佛”的金刚琢。
太上老君收服青牛怪后,有一段诗词: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这段长久以来都解释为这是修行方法,老君顺天而为,就能解释因果。当然也是能通贯前后的,只是少些趣味。这段儿词还可以这样解释:青牛怪不怕水火刀兵,无人能降,拿出财物来,不管亲也好,冤也好,都分一分,老君就来降服了。得了好处,自然就“笑把青牛牵转”,不然他笑个什么劲呢,这笑里可透着得意呢。
这一回,是道教赢了。但佛教也没输,因为解决了利益分配问题,道教再也没有派强硬的妖怪来阻挠佛祖的取经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