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坐下来商谈涣然冰释,携起手办事同休共戚(2/2)
徐运通说:“陈家营镇驻扎着日本鬼子,所以说结婚那天咱们不要弄得惊天动地。我们两村的自卫队合在一起安排,由庆丹和我指挥。”大家觉得可行,人家两人是不管理事会的正负理事长吗?
徐福祥老爷子站起来说:“既然事情已经圆满解决,我们就没有理由再呆下去了。”其他随行的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岳普耀老爷子出于礼貌站起来说:“我知道你们恐怕耽搁时间长了恐怕家里人牵挂,那我们就不留你们了。一路走好!”
徐庄的人一一告别,离开了三河湾村。
四
我雪贞姑姑的婚事就这样定下了,我兴旺爷爷回去跟老伴一说。心里边都觉得仓促,可经过一解释都不说什么了。他们知道兵荒马乱的婚事需要俭办,以免树大招风惹出事端。
兴旺爷爷已经给雪贞姑姑预备了一些嫁妆,他还想买个洗脸盆,洗脸盆架。第二天岳夏叔叔到陈家营镇置办了回来。刘桂兰奶奶(雪贞的母亲)本想给雪贞准备两床铺盖,现在只准备了一床。
兴旺爷爷说:“一床就一床吧!”
“你不怕人家笑话你。”
“现在是啥年代,没事,平安就好。做多了,一是咱没有时间,二是现在世道不太平。还有亲戚也就不通知了,以后见了面说说也就算了。”桂兰奶奶是个明事理的人,心里边不好受,嘴上也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为闺女念叨菩萨保佑平安,办事顺利。
转过天来,我雪贞姑姑乐呵呵的回家了。
五
徐庄徐兆琦家不要嫁妆,可我兴旺爷爷觉得这样做对不起雪贞姑姑,坚持要送嫁妆。我雪贞姑姑则对嫁妆不感兴趣,她见老人不反对她俩婚事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兴旺爷爷经过考虑喊来岳夏叔叔说:“人家说不要嫁妆,咱就不送了!”
“送嫁妆你的跟人家打声招呼,让人家有个接待准备。”岳夏叔叔说。
“那你今天跑一趟说说这件事。”兴旺爷爷说。
“中,为了妹妹,那不算个事。”岳夏叔叔说。
到了半上午岳夏叔叔回来说:“徐兆琦他叔叔徐有福是个胆小鬼,让咱们起五更把嫁妆送去。”兴旺爷爷说:“算了,算了。五更就五更吧!他们不是怕惊动日本人。”
又过了一天,今天是双方商定的日子。天还没有大亮,我兴旺爷爷就把我父亲喊起来了,他们准备悄悄的送,这样做不显山不露水。
六
俗话说临明一阵黑,天空中星星眨眼。都是临近两庄的道路都比较熟,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路。我父亲领着三河湾的一些人抬着嫁妆天一明就到了徐庄,这时候徐兆琦家的人还都没有起床,我父亲喊开了门。徐兆琦急忙跑前跑后张罗喊人招待我们村这些贵客。不一会,徐庄的人把嫁妆接了进去,他们又慌忙做饭招待。
我们庄岳克宣爷爷的大儿子小玉爱开玩笑,他一个劲的催促徐庄的人:“我们走了啊,给你们省点吧!”徐庄人本来想为两村和睦出点力,一听说我们村的人要走,徐福祥老爷子听说这件事不骂死才怪哩,因此都着慌了。徐兆琦的叔叔徐有福一个劲催促快做饭,结果越是催促越出乱子,闹出许多笑话。徐庄人不是把饭做的不熟,有夹生的;就是忘了让吸烟,或者是忘了给红包。
小玉叔叔的嘴不饶人,故意在徐庄陪客人面前大声说:“今天天气真好,没风没火的啊。”他故意把没风和没火拖长音,暗示没风(没封,即红包),没火(没有烟抽)。
有的还说:“这饭里还有杏啊!”暗示,小米捞饭里有杏样的夹生疙瘩。惹得大家是哄堂大笑。
大家的笑声把前来给兆琦家陪客的人和送红包的小女婿徐兆琦弄的是面红耳赤,徐兆琦赶紧退了出来。大家的笑声更加响了……
笑声使两庄的仇气化作乌有,笑声使两庄人团结一致。
七
我父亲和徐运通把两村的自卫队队员集中起来,然后给他们分派了任务。两个人负责监视陈家营镇的日本鬼子,四十几个自卫队队员重点安排在徐庄村外通往陈家营镇的大路两边的庄稼地里,如果日本鬼子人马过来他们要保护娶亲和乡亲们的安全。三河湾留下了少部分自卫队队员,负责三河湾村的安全保卫工作。
这天中午,我们村套了三辆木轮(在外边是铁皮包着的大车)大车。铁脚大车用席子蒙着,里边铺着被褥,我雪贞姑姑坐在里边。后边两辆铁脚车是送亲的队伍。
通向徐庄的土路上,由于铁脚车的通行,有两道深深的车辙沟弯弯曲曲通向远方,路两边栽种的杨树,好像是士兵列队保卫送行,风一吹哗啦啦的响了起来。
负责监视日本鬼子的一个自卫队队员回来送信说:“大约有一个班的鬼子朝徐庄村的方向来了。”我父亲和徐运通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紧张,我父亲命令道:“准备战斗!”两村的自卫队队员,趴在庄稼地里连大气都不敢喘。
我父亲盘算着这一场战斗,和鬼子打一会就去给鬼子报告说是一场误会。因为也确有路军冒充鬼子兵的,这样会减少伤亡。目的是掩护三河湾村的送亲队伍迅速撤离,办法就是一个拖字。把时间拖得越长越好。
正在大家准备和鬼子战斗时,另一个自卫队队员送来信息说:“刚才那小队鬼子兵不是来徐庄的,他们在平汉铁路边上溜达了一会,走了。”我父亲松了一口气。
九
三辆铁脚大车过了丽水越过平汉铁路,来到徐庄南口,这时徐庄的几位执事人接了出来,徐庄村的执事人领着大车往西绕行了一段路,老百姓不愿进南门,因为南和难是谐音。他们领着铁脚大车进了西门,因为西和喜是谐音。大车一进村,徐兆琦他叔叔徐有福不知从哪里找来几个吹鼓手,他们吹吹打打奏起了音乐,十分热闹。不一会三辆铁脚大车,来到了徐兆琦的家门口。
先有个办事人把用谷草包着的犁面铁秸秆烧着,他煞有介事的在车子下边燎了一圈,然后往犁面铁上倒上点食醋,噗的一声哈气升腾,他顺势把它扔在一边。又有个办事人递上大红封,我妈妈在一边让我雪贞姑姑看看钱是多少?她对雪贞姑姑说:“快看看,钱少了不要下车。”
雪贞姑姑不理会我妈妈,把大红封往我手上一塞,在徐兆琦的搀扶下下了车。我妈妈一脸的不高兴,可也只好如此,嘴上没有说什么。
一些彩纸屑在我雪贞姑姑头上飞扬,她被人簇拥着走进了徐兆琦家的小门。唢呐声吹的百鸟朝凤更是增添了喜庆气氛,嘀嘀嗒…嘀嘀嗒……
这正是:手拉手和谐相处,话说透走上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