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阅兵彩排(1/2)
第1445章阅兵彩排
就在埃尔金布里奇一行基本达成一致意见的同时,另外一场主题相同的会议也正在镐发集团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只不过,罗尔斯罗伊斯只要评估自己一家企业的利益得失就好,而华夏的航空工业发展属于全国一盘棋,需要权衡的事情可就多了。
一方面,航空制造业出海属于21世纪国策级别的产业规划,技术、市场、政策和国际环境缺一不可。
另一方面,勇敢号的动力系统故障属于毫无征兆的突发事件,包括常浩南在内,谁也没办法提前进行准备。
因此时至今日,仍然只敲定下来了一个谈判的基本原则,而具体细节则仍未形成共识。
从行业内各个单位的视角出发,本次事发突然的谈判很有可能成为本领域彻底摆脱桎梏走向世界的起点,换句话说就是到了分蛋糕的时候,自然不可能愿意置身事外。
于是,这场原定只有不到二十个人参加的会议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几乎囊括了航空产业领域内的方方面面……
对此,常浩南虽然觉得有些头痛,但也实在无可奈何。
华夏航空产业早已经不是十几年前只有几根独苗、船小好调头的状态,就算他有着当机立断的拍板权,也不可能简单搞一言堂。
无论从人情世故还是客观需求的层面来看,都需要尽可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这个晚上,仿佛镐京整座城市的夜空中,都弥漫着紧张而焦灼的气氛……
而相比之下,几百公里外同样笼罩在夜幕中的京城,则正处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当中——
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的各个地面方队,在分别进行了近半年的训练之后,终于启动了第一次合练彩排。
一般情况下,这也意味着参阅计划的最终敲定。
出于提高有效性和真实性的考虑,本次阅兵的彩排将会全程、全装在长安街进行,并且为了减少对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时间方面设置在午夜到凌晨,参阅部队会在天亮之前走完全部流程并撤出城区。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
对于真正的有心人来说,虽然现场彩排的时间不算友好,但相较于完全封闭的阅兵村,京城街道哪怕戒严,也总归是个相对开放的场合,能提前收集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我太喜欢互联网时代了……”
安家楼路55号的一间办公室里,安德鲁舍尔少将一边优哉游哉地用勺子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一边对旁边的几名助手说道:
“很多以前需要亲自跑到现场、甚至冒着风险才能收集到的情报,现在只要打开网页刷新一下就能看到……”
在几人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正并排打开着几个华夏国内的bbs论坛网页。
而页面上的内容,则无一例外都是对今晚受阅部队动向的讨论。
当然,拍摄大街上的受阅装备并不需要冒什么风险,只是不同方阵会选择不同的进京运输路线,且每次彩排的路线规划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要亲自去执行这项任务的话,效率上肯定要大打折扣。
甚至直到正式阅兵之前都未必能全都遇上。
99年阅兵的时候,时任驻华武官周瑞夫,也就是拉尔夫j约迪奇二世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直到分列式当天才注意到很多新装备的出现。
他可不愿意重蹈覆辙。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件事情在本土也一样可以做到,白房子或者五角大楼有可能以此为理由,减少驻外机构的人员和资金配置。”
海军武官爱德华柯林斯上校明显不像对方那样轻松:
“你知道,自打金融危机过后,国内的经济形势不算乐观,华上头方面一直想要降低开支,从而收缩债务规模……”
然而,舍尔却果断摇摇头:
“其它地方或许会如此,但华夏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