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 番外·后世考古(2)

番外·后世考古(2)(1/2)

目录

凌晨一点十五分。

西咸新区,渭河北岸。

一切都源于一位巡查员的脚滑。

“老张,快来看,这是什么!”

“不就是个石……嗯,石碑?还有字?”

“快!通知省文物局!”

“先给张教授打电话!立刻!”

发现文物的二人,不敢耽搁,立刻向上级汇报,激动的声音都在微微发颤,“教授!我们发现了一块秦朝石碑!有字!就在渭河北岸的临时营地西侧!”

“不要移动它,也不要触碰文字部分,我马上就到!”在睡梦中被电话惊醒的张教授听到这个消息,瞬间睡意全无,一边穿衣服一边打起了电话。

“什么?渭河北岸遗址发现秦代石刻?”陕省考古研究院的林院长在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后,睡意也是瞬间消散,“马上通知所有相关人员,立刻前往现场!”

与此同时,远在上京的文物局专家李老也接到了紧急电话,当即神色凝重的起床穿衣,“务必保护好现场,我这就出发,天亮前赶到!”

“国家文物局紧急专线!渭河北岸发现秦代石刻!坐标已发送!”

“启动一级保护预案!”

“所有路口绿灯常开,秦史专家组全速驰援!”

很快,消息传开,历史学界直接炸开了锅。

而渭河北岸现场也早已是一片忙碌,人潮涌动。

有地质监测组在营地中不停穿梭,有无人机群在上空盘旋记录,更有考古队员们在小心翼翼的剥离最后一层封土。

随着最先发现的那块石碑逐渐显露真容,表面的泥土也被轻轻扫落,现场的所有历史学、考古学专家们的心也全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大秦三五,孟冬朔旦。”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的张教授蹲在石碑边缘,读着上面那些扭曲如虬龙的篆字,浑浊的眼中都闪烁起了难以抑制的兴奋,解释道:“这是秦朝的纪年和记事刻石!”

“「大秦三五」指的是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

“「孟冬朔旦」便是当年农历十月初一。”

一时间,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恨不得贴上去看个清楚。

“帝乃亲临,群僚咸集。执笏濡墨,立石铭志……”张教授还在继续念着,每念出一句,眼神便愈炽热一分,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当年秦始皇率领群臣刻石立碑的宏大场面。

“继业安邦,国祚永昌。明垂于。后嗣。”念到最后一句,不仅张教授惊讶了,在场的所有人员也全都惊讶了。

“听这意思,是百官都有参与啊!?”

“秦始皇在位期间,确实在峄山、琅琊台、会稽等地有诸多与刻石相关的活动,但官员也只是参与到刻石的筹备和书写等相关事宜中,刻石的内容也是强调皇帝临位,作制明法,宣扬治道运行,行为方面,主要就是秦始皇通过官方统一的文辞向天下宣告秦朝的统治权威与治国理念,这……百官各自刻石留言?从未有过吧?”

“不,据现有资料,从来没有过百官自由表达个人意愿与期望的记载!”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就在这时,一声惊呼从探方的另一侧传来。

“林院,挖到了!”

话音未落,又有人激动的喊道:“这边也有!”

“后面还有!”

“是成排的!”

“这都是手写后亲自凿刻的?!”

“慢点!”

“都写了什么??”

“哈哈,妈的,这下要轰动全国了!”

……

随着一块又一块的刻石被挖掘出来,现场瞬间炸开了锅,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也一直响个不停。

“法为纲,政有序,愿大秦基业永固,文运昌盛。后人当遵法而行,兴邦强国!?”

年轻的研究生搓着手,兴奋的咧嘴直笑,“好家伙,这是李斯的真迹!!!”

“王、王老师!我.……我找到了始皇帝留给后人的信!”实习生小周手中的毛刷悬在半空,激动得都快语无伦次了。

“什么!?”不远处,王研究员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快!快挪开探照灯!别让强光直射刻字!”

周围几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听此也放下了手中的其他刻石,直接围拢了过去。

“朕承天命,一统天下。后世子孙,当继朕志,守疆拓土,保我江山。以法为纲,以吏为师,兴我社稷,永固国基……嬴政!”

当刻字的内容被读出来,有年轻的考古队员突然红了眼眶,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天呐!这是始皇帝啊!是千古一帝留给我们的.……”

“呼!我感觉我心跳都要停了!”有人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深呼吸道:“我真不是在做梦吗?”

“这是蒙恬的留言!守边御敌,誓死不退!这也太酷了吧!”

“愿大秦长治久安,万民归心。后世当以勤廉为本,保国之昌盛……天呐,这是冯去疾的!”

“这是尉缭的!兵者,国之大事,后辈当精研兵法,护我河山!说的也太好了吧!”

“愿子孙继勇,扬秦之威!王翦!”

“妈呀,我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