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天大的喜讯(1/2)
所以,这个高句丽的亡国之君,非但不能受到伤害,还要保护好。
“呵呵,起来吧。你也不用怕,虽然你是个亡国之君,可我们陛下仁慈,倒也不会杀了你。”
沂国公李继淡淡看向亡国之君,笑道。
而那个肥胖颤抖的胖子,则是颤巍巍地表示了感谢,曾经不可一世的他,也许从未有想过会沦为阶下囚的一天。
谁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的心思,也许正在为自己的失败而痛苦万分,也许心中埋藏着不知的仇恨。
更或者,还在为能够苟活一命而暗自庆幸。
谁也不知道他的心思究竟如何,更不知道他会不会懊悔曾经的凶残,暴虐,狂妄,才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败亡?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高句丽即将成为大明的领地,而他们的小王国也将不复存在了。
这是历朝历代,以及上百的皇帝,从未有过的功绩。
没能人能办到,只有大明皇帝这位仁义无双的君主办到了。
可以预料,他必将成为千古一帝,从而被世人所称颂。
在沂国公李继等大军,攻占了高句丽的王都,俘虏了他们的国君之后,远在百里之外的穆英也很快收到了信息。
当看到这份捷报之后,她难掩激动之心。
他们终于完成了攻占高句丽的理想,把那个残忍无道的暴君给拿下了。
虽然他们新路军只是打的助攻,可穆英知道,就凭自己牺牲不少将士,引开李秀田这一份功勋,就也能与沂国公一样能并列首功了。
所以,当听到中路军和西路军,都擒拿了那位高句丽的国君之后,穆英立即让犒赏了上望城的军民。
至于出征在外穆平等人,只能派轻骑兵去通知他们这个大捷了。
不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还是向皇帝陛下写一道奏折。
当然,穆英并不是邀功什么的,她此时只想分享心中的这份喜悦。
同时,也想告诉那位皇帝陛下,各路军的统帅和属下将士,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就如他所期待的那般,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结束了此战。
穆英想到这里,立即就匆匆进入了后堂,开始书写奏折。
转眼间,洋洋洒洒数千言,就一挥而就写成了。
在这份奏折里,她说的极为详细,从计划的每个过程,到如何收服李秀田的,又如何派穆平等人监督的。
可以说,大大小小的事,事无巨细,全都和盘托出。
她也不知道为何这样,就是想分享心中的这份喜悦和激动。
当然,穆英也从未想过能收到皇帝陛下的回复。
她只要自己说就是了。
虽然写了两个时辰之久,可穆英非但没有一点的疲惫,反而十分的亢奋,双颊更是绯红。
随后,她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确认没有任何的错误的时候,这才小心翼翼的收拾好,发了出去。
话说,正带着大明新路军将领穆平等人的李秀田,又攻打下一座城池的时候,还未来得及庆祝,便听到了王都已经被大明军拿下的消息。
看着新路军的几个将领欢庆的样子,他的神色十分复杂。
作为高句丽的名将,他心中其实应该十分悲苦的。
但作为投降给大明军的降将,他又不得不挤出一丝笑容,向他们恭祝大捷,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忠心。
可这样的讨好奉承,若是让手下士兵看到的话,定会大大折损自己的威信。
所以,李秀田的内心十分的苦恼。
好在那穆家的几个将领,倒也能理解他的状况,并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逼迫他来贬损曾经的旧主。
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谁曾想,高句丽王都陷落,国君被大明军俘虏的消息,仅仅一天的时间,就传遍到了周边的各个郡城。
当然,这少不得大明军游骑兵的功劳。
当高句丽的王都一陷落,他们就立即领命,到各处开始大肆的宣传,以此攻心,击溃还在抵抗的高句丽将士的士气。
当高句丽的军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在震惊的同时,也没有太多的悲伤。
按理说,王国陷落,国君被俘虏,他们应该感到凄惨,悲凉,谁知大多数人竟感到轻松。
是的,浑身通透的轻松。
似乎他们王国的这个国君被俘虏,被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们竟是毫无的意外。
这就实在是太令人感到可笑了。
很多有志之士,开始分析这种心理路程,为何自己竟感不到丝毫的悲伤。
分析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他们心中其实也希望这个暴虐,凶残的国君早点被推翻。
其次,大明军虽是攻占了他们的城池,可所表现的却无愧仁义之师。
在他们所占领的地方,百姓依旧安居乐业,大明军对他们秋毫无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