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画饼(1/2)
作为劫掠团的首领,第一个本事就是要学会给众属下画饼。
和春太一郎也不例外,虽然还没见到那些高句丽的权贵,不过他们却已经开始畅想了起来。
高句丽的王室和贵族们,他们数百年所积攒的财富,可想而知有多少。
可比大明沿海那些普通城镇的百姓要富有的多。
当然,前提就是要逮到那些大鱼才行。
很快,在和春太一郎的命令下,众多的劫掠团的武士便收拾好了行囊,随时可以出发。
当然,在出发之前,他们也需要派出探子,查探四处的情况,以及收集那些高句丽贵族们的情报。
海域这么大,他们必须要精准的把握住那些的方向。
他们的船只和人员多少,以及朝哪个方向前进,都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在和春太一郎带着众多部下研究地图的时候,在高句丽的上望郡,穆英此时正在听取着手下人的汇报。
“大帅,周围的三县的官员,尽皆投降,末将依旧让那些官员做着原职。”
一个穆家的子弟,汇报着周围三县的情况。
穆英听了之后,暗自点头称赞不已。
经过这半年的血战,他们穆家的子弟已然成长了不少。
无论是带兵打仗的本领,还是处理政务,接人待物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是她穆家长辈们比较欣慰的地方。
“很好,穆山。不过,你还是吩咐下去,要对那些投诚的官员彻查一下。清廉的官员能留就留,若是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也不用手软。”
穆英吩咐结束之后,又看向一个大明的礼部官员:“张大人,关于上望郡选拔官员的事,就有你来操办吧。这样的事,你最为擅长。”
那位中年官员听了之后,立即躬身领命。
他虽是朝廷派下来的官员,不过却是属于协助这位新路军主帅选拔官员的政务。
可以说,这位女帅操持着数郡的军政要务,权力地位极高,远不是他这位五品的礼部官员所能比的。
再者,这位新帅屡立战功,若回到京都之后,论功行赏,人家的官职和地位,绝对是他不能比拟的。
虽说现在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将,可现在这位新登基的天子,似乎要慢慢的开始转变这样的思维。
他的一切政务措施,似乎都在努力提高军中武将的地位。
当然,在眼前这样的情况下,没人敢上书劝谏。
再者,眼前这个时候,正是需要这些将帅建功立业的时候,没哪个不开眼的文官敢冒天下之大险做这样的事。
所以,面对这位女帅的命令,他是毫不犹豫领命而去。
这样的差事,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桩难得的功勋。
只要他努力选拔官员,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到时论功行赏,又能多上一笔。
所以,他这位礼部的官员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不是?
在处理完所有的军务之后,穆英又看向大厅的官员将帅:“诸位可还有什么事要商议的吗?”
这时,上望郡原来高句丽郡守,站了出来。
“大帅,卑下有要事禀报。”
此人名为明灵,本是高句丽上望郡的郡守。
本来他抵抗大明军甚是坚决,哪怕城中物资消耗殆尽,也要拼死抵抗。
不过,当听说连他们的国君和周围的郡守都投降了之后,他一气之下便想要自杀报国。
不过最后还是被部下给拦阻了下来,在众多部下的劝说下,以及大明使者保证不为难城中百姓的情况下,明灵最终选择了投降。
他投降之后,因为是之前是坚决的抵抗派,所以便被收进了监狱。
而他也做好了被杀的准备,怎么说在他的抵抗下,大明也是损失了不少。
谁曾想,在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之后,那位大明新路军的主帅穆英非但没有杀他,还亲自让人放他出来,并且设宴款待了他。。
以礼相待也就罢了,甚至还让他继续做上望郡的郡守。
就凭这一点,就令他感到吃惊不已。
他本是去意已决,不愿做大明的臣子,不过在不少人的劝说和百姓们的围堵下,他最终还是接受了上望郡郡守一职。
不过,他明确告诉穆英,他这不是为了大明,而是为了上望郡的百姓。
他们已经死的太多,吃了太多的苦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而穆英也明确告诉他,如今大战基本结束,高句丽正需要他这样的能吏干臣继续为百姓谋福祉。
而且,上望郡的一切政务都由他来决断,作为主帅的她绝对不会干涉。
甚至,她也会向大明皇帝上书求情,为上望郡的百姓免除三年的徭役和赋税。
当听到穆英的保证之后,这位高句丽的名臣深深的为之折服了。
他虽说没多说什么,可却一心的扑在了恢复百姓生产发展之上,短短的数日功夫,快要成为死地的上望郡总算恢复了生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