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各有动机(2/2)
“确定周围没有活人了?”
“都被兄弟们带走了。就剩那里几个。”
周统领这时候才将胸口的心往下一沉,回头说:“走,干活去!”
大理寺外使府内
梁今今:“我原以为事情应当很清楚,就是有人想趁祭天的时候,给朝廷添点堵。祟尸案三年悬而不决,想想也是有人在背后从中作梗。”
梁瑞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之前一直不知道,幕后黑手到底为了什么。直到这次……说起来,这祟尸案能弄清楚,也亏了你和三皇子了。”
梁今今托着腮,只觉得这一趟事办得可真的相当稀里糊涂。
“弄清楚什么了?”她好奇地问,“我还有点云里雾里诶。”
梁瑞慈爱地看着自家闺女,说:“你知道,三年一次的祭天是为何人而祭?”
梁今今脱口而出。
“大魏朝开国功勋?”
梁瑞看着自己的傻姑娘叹气,说:“那只是顺带而已。先宗还在位呢。开国功勋哪个功劳能盖得过他?还要劳动他亲自祭天?”
梁今今一脑门的问号,心想,那三年一次的劳民伤财难不成都是吃饱了撑的?
这时候梁瑞语重心长道:“大魏朝自开朝之日起,便被先宗带起了一股迷信的风浪。迷信迷信,迷何信甚?自是应鸠仙山给予先宗的运气。为何要迷一股早八百年就过去了的运气?”
梁今今:为何?
梁瑞忽然压低了声,说:“先宗建大魏已经四十有八,二十一年过去了。他已经有六十九了。行军打仗了那么多年。最近几年那些沉珂都发出来了。大概很多人觉得该是轮到他行将就木的时候了。”
“……”梁今今纵是见多了死人,这种被别人说可以死了的感觉,还是让她身上的寒毛一根根立了起来。
梁瑞继续说:“三年前祭天刚过,行宫失火,祟尸案在天子眼皮底下横行。先宗脑子再木,也知道这中间有问题。”
“邵安早就递呈了折子上去,明说了这案子的蹊跷。不然怎么会让李安庆上任?”梁瑞说:“李安庆就是一个摆设,因为他是江湖中人,有江湖背景。把他往官位上一搁,就明摆着要管江湖事了。”
“那李安庆也没见得有多大用处啊?”梁今今不解。
“用处大着呢。”梁瑞说:“要不是他,这些尸体能全部收拾的这么妥当?只有你们这些搞玄学的人才会忌讳这些东西。寻常人早就一把火烧干净了。”
梁今今寻思着太有道理了,他们可比那些所谓崇尚迷信的人尊重生死多了。
“那这个祟尸案……搞出来究竟想干什么?”
“想翻案。”梁瑞说着,“行宫的陈年旧案。不少人还惦记着呢。”
梁今今觉得纳闷,她寻思着,若是这五堰镇的祟尸都来自深山中行宫旧址,那还好说。可那些尸体明摆着就是江湖中人。
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嘛。
“说起来,”梁瑞这时候说:“你出事的那晚我捎了封信给你师父,本想让你师父来帮忙找你的尸体。结果凌晨就收到了他的回信。”
“……”一提到自己师父,梁今今就心底很不是滋味,“他又神神叨叨了点什么?”
“他说,江湖事江湖了,让你别瞎掺和。我当时还以为这是迟来的信……”梁瑞说着,眼眶又红了。
梁今今只得无奈地哄了他两句,心思却挂在了师父说的这句话上。
祭天当夜,她在宰相府待了多久,隐修者就待了多久,不存在提前几天还要捎个信给自己——多半是把她弄‘死’了之后才留给她的。
为什么留给她?自然是因为她满脑子地想证明自己,平时没少做点多余的事情。
就比如这一趟,她就不小心做了太多的多余事。
梁瑞回神过来,又殷切道:“今今啊,这案子一看就不是我们该掺和的事情。早走早好。”
梁今今却是秀眉一横,口气生冷道:“不行。我还没查清楚。”
梁瑞顿了下,问:“你查什么?三皇子这次也算是欠我一个人情,我让你帮你把这办了。正好人情两清,日后牵扯不上关系。”
梁今今一想起魏坚那没个正形的模样,心底就忍不住嫌弃。
“他懂个屁。一个外行也敢随便跨界。”昨晚上要不是对方没下重手,她也赶得及时,这货身体里流的血可能要被替换成傀儡线了。
“跨界?没有没有。三皇子师承昆仑派一脉,是正统的江湖人。”在梁瑞的眼中,界限大概只存在在朝廷和江湖之间,典型的官场人思维。
梁今今懒得跟他瞎扯,心想她也没确定那缝合手法是谁的,说出来也没意思。
“不行不行,跟他扯上关系就没好事。”
梁瑞对此无法反驳,半晌后竟然讷讷地说:“……那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