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破城的新方法(1/2)
前宋主管灭火事务的军巡铺,到了本朝改为消防局后,消防体系也在天下各行省逐渐完善了起来。
宋朝人除了懂得以水灭火外,还知晓了窒息式灭火,军巡铺常用的一种灭火工具麻搭,就是以竹竿绳索捆绑散麻绳,遇火情时蘸取泥浆扑灭火源。
而前宋另外一项发明,在本朝得以大力推广,并且向军事化武器演变,那就是唧筒。《武经总要》中就绘制有唧筒的图片,颇类似于后世的针筒,以竹筒为推拉杆,水杆包裹棉絮,可以将水呲出十五至二十五步的高度。
随着朝廷的大力推广,灭火水柜就此出现,柜中储水,上有杠杆,以两人上下压动,再辅以凿通的长竹筒,便可以将水压送到更高的地方。
而军器监则发明出了一种新式武器,名为猛火油柜,柜中储油,仍旧以杠杆泵压的方式,将油泵出铁制的喷口,再以明火点燃,就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喷火武器。
此时河阳城外,汉军的劈山炮正持续对东门城墙连番轰击,后方则还有一支队伍正在待命,正是赵鼎接枢密院命令,从广东、广西诸府调集而来的数百名消防兵。
本朝的消防兵也归兵部管辖,是各地禁军退伍、或者朝廷专门招募训练的有编制的人员,故而他们也是有义务在战时被征召的。
虽然劈山炮同样有着火炮的通病,那就是准头不大,但耐不住汉军大手笔,以一种极其奢侈的方式不断轰炸城墙,炮弹仍旧是铁丸。
火炮对铁丸炮弹的要求并不高,番禺府四会县有诸多冶铁作坊,就承担起了为攻打大理国的汉军提供炮弹的任务,铁丸炮弹浇铸简单,最耗费人力的地方就是需要手工锉得圆滑一些,故而四会县又出现了水力锉具。
一直在城头观望的高量成,此时已经从城墙上下来,坐回到府中去了,一开始他并不清楚汉军的进攻手段,还打算迎接一场惨烈的攻城战,但随着大半日过去,他反而放下心来。
河阳城的城墙与中原内地的城池一样,都是夯土为墙,劈山炮发射的铁丸炮弹,散布的范围很广,大致包括了东城门南面二十步到五十步的城墙段,威力的确很大,但若想要靠着火炮击穿城墙,高量成观望后做了判断,至少需要一个月!
若汉军当真轰出了一个缺口,城内又不会坐以待毙,总能寻找到机会修补一番的。
于是这一次炮击一直持续到黄昏,守城的大理国士兵们都松了一口气,天色一暗,这烦人的炮击总该停止了吧?
炮击的确停止了,但汉军组装起来的投石机又开始了,配重式投石机和杠杆式投石机每隔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就要向着炮击的城墙段发射以凝固石油块制作的燃烧弹。
到了快半夜时分,负责观察、警戒的汉军士兵突然敲响了铜锣,于是千余名弓弩手紧急集合向前推进,投石机以及火炮不断抛射燃烧弹,便有一轮箭雨向城墙方向射来。
却是城内的守将眼馋汉军白日里发射的铁丸弹药,便命守城士兵以绳索下坠,想要偷偷摸摸地将城墙外散落的弹丸捡取回来。
黑夜中又看不清汉军的进攻方向,守城士兵们乱糟糟地反击,将坠出城外的同袍拉回来,朝着城下胡乱射击着,又闹腾了半个多时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