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风起陇右(2/2)
“关羽的流言,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流言,就说当时,关羽故意让两个嫂夫人服侍他。这种话,自然没有人会信。”
士颂自己也摆摆手,然后喝了口茶。
“不过不要紧,只是作为铺垫,为第二种流言做个准备罢了。”
“第二种流言,就说关羽在无意间,看到了两位嫂夫人更衣。”
“一定要详细说明,是因为路上条件简陋,他关羽虽然也有意避嫌,但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过程中,真就无意间,看到了不该看的事,他也是没有办法。”
伊籍听了,都想要给士颂和贾诩竖大拇指了。
是啊,这流言,妙就妙在是两条流言。
第一条说关羽不顾身份,欺负两位嫂嫂,自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
但紧接着,第二条流言。说关羽是无意间,不小心的情况下,可能是因为路上住的房屋破旧,本就有了裂缝,可能因为马车行走千里,陷入泥地,又遇到大雨打湿了身子之类。
而关羽本来就守护在两位嫂嫂身边,阴错阳差之下,是很有可能的嘛。
反正故事高手,都在民间,有了故事梗概,细节自然有人脑补全面。
故事里,关羽是正人君子,但就是不凑巧,碰到了,看到了。
这种流言,可信度那就高了许多。
传着传着,三人成虎,自然也就有人信了。
“那关羽,正看着孙权的笑话,结果反过来,他身上,就被泼了这么盆脏水,他那么狂傲的人,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到了这时,士颂终于是把后续谋划安排,布置完成。
伊籍倒吸一口凉气,心说,也只有眼前这个腹黑心狠的士颂,还有那个阴险无比的贾诩,会拿出这种谣言连环计。
每条流言,都是往别人心口上扎刀子啊。
若只是流言,孙权或许也就忍了,若是真让吴国太被气死了,孙权除了发兵问罪,还能如何?
关羽这边就更绝了。
关羽一生,堂堂正正,最重名誉,这样的流言,他能忍住?
伊籍领命而去。
刘茜在一旁,问道:“夫君,若是关羽和孙权,没有起冲突,而是坐下来谈判,互相拿出流言对质,会不会发现,是我们在后面推波助澜啊?”
士颂一笑,似乎并不在意,心说他们才不会对账本。
孙权要是敢站在关羽面前五百米,即便是数万大军护卫,关羽让他活过五息,就算是赤兔马脚程慢了。
果然,随着一道道流言传开。
一时间,长江下游,剑拔弩张。
孙权和关羽也在同时,额外得到了一条消息。
那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士颂,居然让《武陵传语》把这些流言都刊印出来,分发全国。最后还和后世的自媒体一样,留个问题,询问世人。“对于这些流言,诸君如何看待?”
此外,武陵书院内,不少书籍,文人日记,都把这事记录其中。
虽然特别写明,是江湖流言,但这些事情被记录下来,对于关羽,孙权而言,本身就是奇耻大辱。
这天,楚王府议事厅内。
士颂正在津津乐道的说着自己“听”来的流言,装自己也是吃瓜群众,和群臣讨论这事。
忽然,影爪卫都尉,明面身份在暗组效力的沈修,快步走进大厅,给士颂送上了一份加急情报。
议事厅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动用飞鸽传书的消息,向来代表着紧急情况的发生。
士颂看完后,刚才那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立刻消失不见。
“季汉如今忙着和孙权掰扯,主公表情严肃,难道是曹魏那边,出兵南下?”蒋琬内心思虑一二,觉得不可能。
而后他忽然想起一种可能,他站出来试探着问道:“主公,莫不是那西凉马腾韩遂,有了什么动作?”
士颂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头,把现场的文武谋士们,弄得迷惑了。
士颂直接把信递给了刘巴,而后才说道。
“虽然没有起兵来犯,但雍凉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麻烦。”
“本以为派出蒋干前往雍凉,可以安住他们一段时间。开始的时候,蒋干还挺顺利的,结果曹魏那边,周不疑和李典,忽然出现,差点没杀了蒋干。”
“整个陇右,局势又变得复杂起来,弄不好,西凉群贼,真有可能会抢先动手,想要和我们争一争关中之地。”
刘巴看完情报后,顺手递给了顾雍,让他和石韬等人一起查看。
他捋了捋胡子,说道:“这周不疑,还把自己当做班超了啊,居然给我们玩这么一手。但若是西凉群贼,真的有心和曹魏联合,我们不能不防。”
“但主公,曹魏若是真的愿意放下身段,跑去和西凉群贼联合,那么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曹魏本身,短时间内,是不会轻易动手了。”
刘巴说完,现场诸臣,也纷纷认同。
石韬看完信后,也是说道:“主公,我军军械钱粮,虽然不能支持和季汉曹魏一战,若是拨付一部分前往关中,抵御西凉群贼,还是足够的。只是,唉。”
“只是连年征战,巴蜀粮草转运艰难,若是再转运一批粮草出来,巴蜀百姓,今年冬天可不好过啊。”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郑度,接过话语:“可让巴蜀百姓,选出部分青壮,分批次南下,去往南中就食。同时,让他们将南中粮草,运向巴蜀。”
不等其余人提问,他继续说道:“南中百姓也是一样,可选出一批青壮,南下南疆都护府就食,同时将南疆都护府的粮草,运回南中。”
“至于南疆都护府内的那些藩邦奴仆,让他们自己下海找食即可。”
郑度的意思很简单,东南亚的那些人,把国内的所有米粮上交。
这个冬天,他们自己下海去捕鱼过活。
蒋琬心软,说道:“那也是芸芸众生啊,若是没有粮食,不知多少人会被饿死。”
但士颂就此拍板,说道:“就这样办,南疆缅人,泰人的死活,难道比我大汉子民还要重要?我不夺他们粮草,难道眼睁睁地看着西凉贼攻入关中,而我因为没有粮草补给,而陷入被动吗?”
“既然曹魏不会轻动,把调配给潼关还有黄河,泾河一线的箭矢,先集中起来,放入西征军备中。此外,攻城重弩,尖刺铁车的准备,也要加速。”
“所有军备物资。”说到这里,士颂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送入关中。
“先放在武关。”
布置完这些,士颂在心里,反复念叨起一个名字:周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