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上官明月的身世(2/2)
上官云舒如今身体每况愈下,无力与之抗衡,亦无法逃脱,眼见女儿即将受难,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报出公孙雄之名,方才将他们这些人惊走。
等上官云舒一家到了将军府,才发现之前调戏女儿的人,竟然就是与上官明月定有娃娃亲的公孙易。上官云舒大失所望,但在公孙雄面前,他并未提及女儿被调戏的事。
在将军府仅仅住了三天,一家人便告辞回了许昌。临走时,上官云舒只对公孙雄说,让他好好教导儿子,等孩子到了结婚年龄,便把女儿送过来。
回到许昌后,上官明月又哭又闹,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宁死不嫁。
上官云舒怒不可遏,声色俱厉地斥责女儿,言明儿女婚事岂能由自己做主,当初若非得公孙家援手,何来上官家今日之景。既已定下婚约,上官家便不可食言,哪怕公孙易是个瞎子、瘸子,她也必须得嫁。父女二人为此争执不下,妻子亦随之啼哭,女儿也哭闹不休,家中乱作一团。
三日时间,父女二人皆无丝毫退让之意,争吵愈演愈烈。上官明月之母苦劝无果,唯有终日以泪洗面。
自此,上官明月不思茶饭,终日沉湎于争吵之烦闷与自我禁锢之哀伤中,唯有涕泪相随。直至几天后的夜晚,她悄然留下一封绝笔信,从家里拿了一根绳索,孤身遁入山中。
此时她万念俱灰,只想以死解脱。正意欲轻生之际,幸好遇到了周道清,便将她救了回来。
周道清悉心劝慰后,修书一封,托人转交于上官云舒,继而将上官明月带回青峰山之白云观,此后便收为弟子,在山中修行。这便是事情的经过。
听师叔讲完这一切,公孙易两只眼睛瞪得溜圆,惊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还有这么狗血的剧情,难怪上官明月会讨厌自己的名字,难怪她看到那块玉佩会那么激动,原因皆在于此。心中不禁暗骂原主真不是个东西,这么好的一个未婚妻却不知道好好珍惜。
可事已至此,自己怎么才能解释明白呢?说自己之前做过的事儿都忘了?可才过去四五年,说忘了谁会相信?可若是没忘,说来清峰山只是个巧合,事实虽然的确如此,可这么说谁会相信呢?
公孙易顿感一阵头大,沉思良久,他只能硬着头皮把之前的那套说辞又搬了出来:
“周师叔,说了您或许不会相信,在此能与上官师姐相遇,纯属意外。别说我来找她,之前就连她是谁我都不知道,因为我一年前出了一场意外,差点儿就死了,被一个世外高人所救。等我醒过来后就失去了之前所有的记忆,就连我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后来那位高人传授给我很多不为人知的知识,就比如前些日子我给你们讲的那些,也包括我的医术。我现在大脑里的记忆,都是那次意外后别人灌输给我的。这么和您说吧,别人说我是张三,我就是张三,别人告诉我是李四,我便是李四。就如同现在,大家说我是公孙易,那么我就是公孙易。
其实叫什么根本不重要,之前做过什么也不重要,因为站在你面前的我才是真正的我。或许我的话难以让你理解,可事实的确如此。
周师叔,您若能相信我说的话,麻烦您回去向上官师姐解释清楚,告诉她我真的不是为她而来的,而且也绝不会缠着她不放。若是她还不肯相信,那我明日下山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