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猜测,为什么放鞑靼进入辽东(2/2)
此时,太孙让东路军撤离斡难河流域,为的是给鞑靼王庭打通前往辽东的道路。
如此一来,根据军事部署,中路军与西路军必然会有相应的调整,以配合同步行动。
朱尚炳随即站起身来,拱手答道。
“接受命令后,侄儿立即率领部下前往东路军。在行进过程中,我们也在途中进行了粮食补给,那时听到了一些消息。依照太孙指示,铁学士已经通知了中路军,让他们改变路线不再北上,而是掉头向东挺进。”
“至于西路军则选择西绕至忽兰忽失温及跟林地区驻扎,并派遣了斥候队伍一路向西深入,在唐麓岭一带设立哨卡。”
朱尚炳把所知道的一切,毫不隐瞒地说了出来。
他说完,稍稍用眼角余光偷偷望了一眼朱棣。
朱棣则是静静地思量了一会儿。
可以看出他正在仔细揣摩,这三支军队如此部署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
经过一番沉思。
朱棣淡淡道:“唐麓岭,在我的印象中,那里应该是瓦刺部的地盘。”
怀远侯曹兴连忙接话道:“不错,再过一段路,就是瓦剌的地盘了,和忽兰忽失温的路程差不多。”
朱棣微微一笑:“西路军安顿于忽兰忽失温,但前锋却已推进至此处边界,这是有意对瓦剌示威啊。”
弄清了北伐三大军队后续行动的具体安排后,朱棣很快领悟到了这一系列动作的真实意图所在。
曹兴又思索着说:“估计就是这样考虑的吧,假若日后陕省方向有任何异动,尤其是当哈密卫等边疆卫所有任何向北进军的行为出现时,就能进一步证实太孙本就有意向同时与瓦剌人交锋。”
大帐中的诸将都是大吃一惊,对这一局的精妙布局赞叹不已。
这一次,朝廷倾巢而出,三路兵马,每一路都有十余万人。
尤其是西路,共调动10万大军,目的是要在大草原上截断东、西两路的作战任务。
即便不依靠陕西行都司,仅凭这一支军队,也足够对付得了瓦剌部。
朱棣微微一笑,道:“瓦剌虽然还不是很强大,但其野心却是昭然若揭。你以为我大明会看不出来?在这样的情形下,给他们一些教训也是应该的。不然,若灭了鞑子,那就全是瓦剌的天下了。”
“在朝廷还没有彻底控制住草原之前,绝对不允许有什么隐患。”
营帐里的将军们会心一笑。
西军的任务是抵御瓦剌,西军是晋王的人,和东路军没有任何关系。
朱棣接着道:“不过,我们的军队调转方向,向东撤退,离开了斡南河,至于辽东的事情……”
辽东是怎么回事?
朱棣心里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按理来说,将鞑靼军队困死在草原上,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允许鞑靼进入辽东地区,只会给大明带来更多不必要的财政压力和成本。
然而朱棣很清楚,朱允熥作为太孙这么久以来,并不会做出如此浪费的行为。
于是问题就转向了辽东那边,是否存在什么特别状况了。
王弼见燕王一脸茫然,小心翼翼地猜到:“也许他们觉得,辽东更容易对付鞑子?”
朱棣立即反对,转头望向了曹兴。
曹兴连忙说道:
“近年来辽东还算太平,前些年兀良哈三卫虽有谋反之举,不过没多久便已平定。山海关之外的辽东都司旗下,兵力过万,对辽东之事向来是熟悉之极。”
“如果说把鞑靼送到辽东,是因为……是想让辽东都司立功,以我之见,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