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236章 大变!

第236章 大变!(2/2)

目录

却看姐姐低头又看了看,又是一怼:“词极好,深得我心,倒是这笔字,张牙舞爪要吃人。”

“许是军中汉子,自是这个气概,吃人的气概,那苏学士,可不全是个学士,胸中有猛虎之辈也!岂在乎这一笔一划来”李迒再摸脉搏。

“许是此理吧……”李姐点头,便是一招手:“取纸笔来!”

“伺候姐姐来了!”李迒转头去。

纸笔来,一手执笔,一手挽那笔下之袖,轻柔之间,蝇头小楷,娟秀非常。

“明早你辞别的时候,送去吧……”李清照吩咐。

“那是自然!”李迒点着头,只管看着家姐俯身轻轻去吹墨迹,双手慢慢迭来,温柔非常。

李迒忽然忍不住一语说:“姐姐,怕是你苦……”

这一语说来,李清照浑身一颤,好似定在当场。

“姐姐……真算起来,相隔十四五岁去了……”李迒再说,意思其实简单,也知道姐姐何等聪慧,岂能听不懂

李清照忽然莞尔一笑:“你自胡说,知己何妨我李易安,何等秉性岂落世间俗套”

说着,便把信纸塞进信封,递给弟弟。

弟弟点头接过:“如此甚好!是为佳话,可传千古!”

夜深,还当邀月再来佐酒,李姐常常喝醉,不知多少酒醉之词,真说她无病呻吟,她吃酒来,也如男儿一般,一盏接一盏,兴致极高。

大早,城内车架街头排到街尾,宾客们都要赶回家去,多也不去辞别叨扰。

但李赵还是要去辞别一番。

苏武也早早到得军中,便见李赵。

再无寒暄,只管托付,再托付就不是口头了,而是实际之事,一一来说。

只待说尽,李迒一封书信留下,去也。

苏武自也来看,好多句,《孤雁儿》,自也还是梅。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也难怪,昨夜李迒看此曲,却说那话。

苏武看来,心中陡然一动,想起的不免是李姐洁白脸庞上眼角边的那稍许皱纹。

似也话里有话,着实不是一般女子,从来不理什么世间桎梏,当时心意当时说。

许也不是那般意,头前苏武说粉蝶儿不理南枝开遍,只顾桃柳,说心中之孤独。

此时李姐来说,说的是世间再无相伴,说的是心意无处去放,倒也是和在一处,不免也是无人知苦,无人之意。

只是说来,只把苏武惊得心意一阵乱。

却是门外武大来了……

武大到府城来,给武松操持婚事,苏武不得空闲,只管让武大去操持,武将军成婚,自也要好生筹备。

武大作为长辈来主持一些礼节,程娘子却是真正的操持事情的人,府城里给武松寻个宅子,给武松下帖请宾客,帮武松准备宴席……

都在忙,家中还有一事在忙,就是备一小宴,把孟玉楼从侧门抬进家中来,还要把握一个度,既不显得过于高调,也不显得过于低调。

如此,苏武家宅之中,便有了大娘子程霁月与孟姨娘。

随后日子,苏武只管一心忙军中之事,太急太急,此番大战不比以往,一万出头的新兵,时间紧迫非常。

江南之地,王禀也接了枢密院的令,开始带着一万五千婺州兵北上,先到大名府去。

大名府来了新的知府,名唤李纲,但李纲并不是北京留守,留守之职暂时空缺。

西北刘延庆,也接到命令了,他的准备时间更短,却也要往河北真定府开拔。

然后就是河北之兵,各州府也开始要集结人马,其中却也还有昔日随着高俅剿过宋江的十节度。

河东关胜,却是不动,因为河东本也与辽国接壤,太原往北,就是大同,大同而今,就是辽国西京,也属于燕云十六州之一。

谭稹还要来,作为童贯的副手,跟着来。

这个大宋朝,好似正在全力运转,童贯在枢密院里,啥事不做,开始进钱,三司衙门来的,江南来的,每日不断往枢密院的库房里运。

朝廷给的现钱数目,第一笔是四百万贯,各路州府转运的粮草,集散地是大名府,再分到河间府与真定府与雄州,河北各州府民夫差调的自也压力极大。

旁处不知,苏武差人去大名府问了几番李纲,李纲正是焦头烂额,不过许多话,他倒也不说,只管大名府下各个州县,自己亲自去走。

东平府下宗泽,那也是忙得脚不沾地,每个县多少户籍,抽调多少民夫,他都把数目一一亲自过问,甚至有时候还自己下县去看。

齐州张叔夜,青州赵存诚,密州赵思存,乃至李迒,各地的公文如雪片一般往宣抚使司衙门里来。

苏武更是在两个衙门上值,兵马总管衙门他上值,宣府使司衙门甚至时间更多。

有一点苏武没想到,连程万里都开始连轴转了,工作态度与工作强度,大大提升,每日眉头紧皱,起床就坐在案前,夜半还不睡觉。

青州秦明,兵马在来,五千七百余人。

张清领兵在往大名府去,苏武直接把他介绍给了李纲。

东平府内,似乎所有人都在忙碌,整个城池都有一种肃杀之气,

东平府内部分人马,主要是骑兵,由林冲荣等人带着先北上入沧州,一来是牧马,二来是准备草料,也要征调民夫去收割青草,当然也给钱,这是为入冬做准备,显然,草料供应的压力其实极大,比军粮的供应压力大得多。

沧州海岸线极广,此时沧州海岸线上的滩涂湿地很大,乃至还有河流沿岸,以往东平府的许多草料,也来自这里的贩卖。

苏武本以为战事要等到明年,也就是宣和四年,没想到,今年就动了。

天子之命也!

当然,这天子背后,便也是有人在推波助澜,这天子当真太好拿捏,会拿捏天子的人,自也是把天子手拿把掐。

其实,仓促。乃至,西军那边更是仓促……

今日苏武在座,燕青疾奔而来,进了屋话语更急:“叔父,燕京密报,甚急甚急!”

“快拿来看!”苏武大手挥去,人也站起。

密报到手,出自李处温,三言两语:奉先动,天子怒,晋王薨,文妃死,余堵惊,大变!

萧奉先还是动手了,北边那个天子,与南边这个天子,真是一回事,轻易教人忽悠拿捏,真动手把在外领兵的大将耶律余睹支持的皇子与贵妃都给赐死了。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更何况还是此般危机之时、用人之际。

真是神仙操作。

大辽东路军总管耶律余堵,许正在惊恐犹豫,叛变不远了。

好事,其实是好事,此时此刻,虽然仓促,许与历史上的节点真不一样,但好似胜算也多出不少。

耶律余睹一旦叛变,辽国中京大定府,立马陷落,辽国人心惶恐,正是时机。

历史上,宋可没抓住这个时机,也是没这个情报能力。

此番不同,一切好似歪打正着,更也好似苏武有意如此。

苏武连忙与燕青来说:“你速去燕京,亲自去,与赵相公说,让他稳住李处温,若是耶律余堵真临阵倒戈,教他勿要惊慌,且看时局,就说我正在四处联络,准备带兵北上到边境驻扎,只在策应……”

“得令!”燕青点头,立马就走,便知事情紧急。

苏武深吸几口气,其实心中也紧张,紧张不已,许多事有一种未知,与以往大不同的未知。

说宋江,苏武知道宋江要亡。

说方腊,苏武也知道方腊要亡。

辽国大不同,一切都是未知,且辽国真有豪杰,耶律大石之辈,那是不世的雄主,岂敢有一丝一毫的轻视

不免,压力山大,一时间着实是一种紧张的情绪。

苏武立马开口与一旁宗颖:“写信,写给枢密院童枢相,着他快快北上来汇合,直接去河间府,时不我待,急,甚急!”

宗颖似乎也感受到了一股紧张的气氛,面色板正,动笔快速,手似乎也有些抖动。

只看苏武在堂前踱步来去,眉头紧皱一处,左右去去想。

片刻,又道:“以枢密院之名,着大名府索超一部,并张清一部,先去雄州,速速去!”

片刻,再道:“以枢密院之名,就以我直学士之名,去信西北,着西北各部,再加步伐!要快,越快越好,甚急!”

“着秦明部,不要南下来汇合了,直接掉头转北,往河间府去。”

“下令京东各部,所有休沐,一应归营,余下未休沐者,不准再休,两日内做好准备,战兵先走,直去河间府,辅兵辎重五日内也要出发!”

说完,苏武直奔府衙去,要动了,一切都要配套,辅兵辎重也好,民夫也罢,还有匠作……

宗泽是总后勤的负责,工作量大得不可想象。

只看得瞬间,整个东平府城,到处都是奔起来的游骑,四处出城去。

便是百姓都知,要动了要动了,要打仗了。

梁山泊那边,船只也开始靠去,装东西,主要是装钱,这钱要运到前线,苏武随时开口,随时要发。

总管衙门里,文官文吏也在忙碌,带多少东西,笔墨纸砚之类是其一,舆图要整理,复刻复印了许多许多,还在整理,还要分发……这事,来得太急,显然许多准备还没做好……

也是这世间,有一个道理,没有几件事,是完全准备好了再来做的……

(兄弟们,今天太忙……六千字,写得也认真非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