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714章 暴利的股票投资

第714章 暴利的股票投资(1/2)

目录

第714章暴利的股票投资

“嗯,这个的确不能出错。”杨文东点点头,看着实验室角落处的一台硬币投放机测试设备;

那边的硬币在不断的循环通过一个轨道口,轨道口有一个接触点,硬币通过就会激发后面的传感器;而如果硬币过小或者过大,也会被前方的轨道识别出来。

王志群望着老板所看的方向,笑说道:“那是东盛特意给我们制作的自动式检测设备,一天便可以测试几十万次,比人工强多了。”

“嗯,东盛这些年的确很有成绩。”杨文东笑说道。

原先历史上不存在的一家设备制造业巨头,如今在杨文东的影响下,已经在香港非常有名气了,长兴集团内部的很多非标设备,都是请东盛做的,同时自己也入股了这家公司,同时它也上市了。

王志群又道:“东盛之前的市值,在股市最高峰的时候也破亿了,不过如今因为股灾也跌的厉害,但他们的林生现在还趁机大举借债,囤积地皮,我估计,是想着以后进军地产市场了。”

“正常,东盛能有今天的水平,林怀伦也是个聪明人,自然能够看出地产市场才是未来,连我们也都参与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东盛的崛起有一半功劳是靠着长兴实业,早期杨文东是依赖它的,但后来东盛能够一直靠着长兴集团,成为其各类设备的第一供应商,无论是技术还是做人做事方面,都是不差的;

再加上之前几年,香港地产市场的利润完全是吊打整个制造业,也只有长兴集团才算特殊,多家制造业巨头自然也想着进军地产市场,再说也不是二选一,本身的制造业,他们也还是会继续做的。

王志群道:“对,要不是这一次经济危机,我估计很多做电子行业的同行,也都去炒股炒房了。”

别说其他人,要不是杨文东这个老板严格限制各个子公司只能做自己领域的业务,那他们估计也会去了,实在是之前的地产回报太让人心动了。

杨文东笑道:“随他们了,不过地产市场与股市,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驾驭的,短期内这些人不可能放弃自己本身擅长的领域的,最多多个业务,不影响我们就行了。”

其实年龄大的人,都是有习惯性依赖的,比如前世内地的很多老人,有的时候被年轻人批成没苦硬吃;

但却不知道,很多时候,他们的习惯已经养成,要让他们改变,那太难了,本身老年人在学习上,也不太行了。

房地产与股市行业再赚钱,也只能吸引一些小年轻去参与,一些年龄大的,一般还是不太敢的,至少不敢梭哈,也不会离开原有的舒适区域的,制造业或许比不过房地产与股市,但至少在未来十几年还是能够赚到不少的。

至于十几年后,内地早就改开了,他也会在最早时间内,在国内培养相关供应商,可以是港资过去的工厂,也可以是本土的国企,这也将会是自己集团制造业完美的衔接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1974年初,在华润公司的支持之下,香港的燃油供应,基本上恢复了正常,不过价格么,自然还是与国际接轨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油价大涨,固然带来了很高的成本,但至少现在有油了,整个社会的运转也恢复了,有能力开工的工厂,不用担心运输问题;

而受到石油危机影响的其他一些工厂,则得到了恒生银行或者长兴集团的部分支持,使得至少可以先维持下来;

但石油危机不结束,那就得一直耗着,没人知道这场席卷全球的危机什么时候会停下来,甚至即使停下来了,经济也不会立刻触底反弹,不知道多少人,都在焦虑着;

知晓一切的杨文东自然不急,再过两个多月也就结束了,后续影响那也是避免不了的,且在危机之中,也会有着巨大的机遇,对于先知者来说,很多时候,经济危机时间段的利益比经济高速上涨时期的还要多;

香港这边,长兴地产与长兴金融集团也都是在寻找机会,收购优质物业与股票,不过以长兴集团的规模,目标也都是大型的,小价值的一般也看不上了,从长远来看,最合适的目标还是那些英资巨头公司,收购一家就能获得其百年的成果,不知道能够节省多少精力,要知道,很多资源,并非有钱就能买到的,都被这些英资巨头掌控在手中;

不过即使是对英资下手,也需要看准时机,在九龙仓被收购之后,各家英资公司都开始反向调查自己的股票,但杨文东之前也没对他们下过手,自然查不出什么,其实也并非什么英资,杨文东都看得上的。

短期内,香港这边不会有什么非常大的进展,但在海外,就不一样了,前几年在海外的一些布局,也让美国方面的收益大涨;

6号,杨文东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前往了纽约市;

飞机上还顺带着30多台《speedrace》的街机,本身这些也是准备通过空运送到美国先内测一下,就顺便搭上了老板的私人飞机了;

来到美国之后,杨文东立刻叫来了林尤沺,询问道:“我们购买的油田类企业,股价涨了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