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放绮梦离开(1/2)
覃芊落微微垂眸,目光定在手中的茶盏上,盏中的茶水被微风轻轻拂动,泛起层层细微的涟漪。
一圈接着一圈,倒映出她若有所思的面容。
她嘴角轻轻一勾,那笑容里似有几分玩味,又似藏着一丝洞悉一切的了然。
像是知晓了绮梦背后隐藏的心思,却又不点破,让人难以琢磨其中深意。
片刻后,她轻抬眼眸,眼神平静如水,不起一丝波澜,看向身侧的瑶光,微微颔首,用眼神示意她取些银两来。
瑶光立刻点头示意,转身步伐轻快地快步离开了凉亭,身影迅速消失在庭院的小径之中。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瑶光便匆匆返回,额头上微微沁出细密的汗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她手中拿着银票,神色恭敬,小步上前,将银票稳稳地放在了凉亭的桌子上。
覃芊落这才再次开口,声音不疾不徐,沉稳而温和,宛如山间清泉,流淌在这宁静的庭院里。
“既然绮梦姑娘有了想去的地方,本王自会信守承诺。
这银票姑娘带好,出门在外,财帛傍身,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不知姑娘是否需要本王派些护卫跟随,一路保驾护航,也好确保姑娘的安危,一路顺遂?”
她的眼神里带着几分关切,静静地看着绮梦,神色温和,等待着她的答复。
绮梦半垂着如蝶翼般纤长而浓密的眼睫,素白如雪的指尖轻轻捏着那方烫金银票。
她嫣红的唇角,漾起一抹比天边晚霞更为柔美的笑意,恰似春日里绽放的繁花,娇俏而动人。
她朱唇轻启,声音婉转动听,如黄莺出谷:“王爷这般思虑周全,倒叫奴家不知该如何答谢才好。
如今承霄四海升平,晏然无波,道路清平顺畅,奴家一介女流之辈,也能安心踏上远行之路。
待奴家抵达锦绣郡,定要寻觅一方质地精良的好砚,裁下几尺那闻名遐迩的薛涛笺。
将沿途所见的山川风月,都细细地写进信笺之中,与王爷分享。”
覃芊落悠然地倚靠着紫檀木凭几,那玄色广袖如流云般自然垂落,发间的墨玉簪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折射出温润柔和的光晕,为她增添了几分雅致。
她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齐民要术》那泛黄的书角。
听闻绮梦之言,只是微微颔首,喉间溢出一声低淡而温和的“嗯”。
此时,亭外忽然有归巢的鸟儿疾掠而过,那振翅之声清脆响亮,惊起了檐角悬挂的铜铃。
在那清脆悦耳的叮咚清响里,她翻书的动作又不自觉地放缓了几分,仿佛沉浸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之中。
绮梦微微敛衽,如同一朵半绽的芙蓉,在青玉凳上缓缓铺展开来,尽显温婉与柔美。
她静静地望着覃芊落专注的侧影,目光中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情愫。
只见她的睫毛在眼底投下如蝶翼般的阴影,随着她书写的节奏,那握着毛笔的骨节轻轻转动。
腕间的羊脂玉镯偶尔与案几轻轻相碰,发出清泠如泉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无声的乐章。
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如同一只温柔的手,吹乱了她鬓边的珍珠步摇。
她慌忙伸手去扶,然而,就在指尖触及发间珠翠的瞬间。
她迅速将那抹转瞬即逝的怅惘重新深深地藏进眼底,不让任何人察觉。
纱幔在微风的轻抚下,如流云般翻涌飘动,将两人的身影叠合成一幅朦胧而诗意的剪影。
竹影在风中婆娑摇曳,在青砖地上勾勒出细密而富有韵律的纹路,宛如大自然书写的神秘诗篇。
覃芊落忽然停下手中的动作,将朱砂笔轻轻搁在笔架之上,目光缓缓扫过亭外渐暗的天色,声线如同浸了凉水的琉璃。
清冷而悦耳:“绮梦姑娘可曾入籍承霄?如今各郡县关卡盘查极为严格。
若无户籍文书,莫说在驿站歇脚、于渡口乘船,怕是连寻常客栈都难以投宿。
姑娘若得闲暇,明日可持本王名帖前往京兆府,如此办理起来也能顺遂许多。”
说罢,她又从容地从袖中取出一方刻着王府徽记的玉牌。
动作优雅地轻轻推过案几,那玉牌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绮梦指尖抚过玉牌上精致的王府徽记,冰凉的触感顺着指腹蔓延,她抬眸时眼波流转。
唇边漾起恰到好处的浅笑:\"王爷思虑周全,奴家这便去办妥。\"
话音未落,绣着缠枝莲纹的裙摆已轻盈扫过青砖。
珍珠步摇随着莲步轻颤,叮叮当当的声响如珠落玉盘,渐渐消散在九曲回廊的尽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