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第四军VS第四军(1/2)
对于人而言,长江是宽阔的天堑,但对于军舰而言,长江则是不折不扣的狭窄航道,就连掉个头都十分困难,防守方只需要在临江制高点上部署几门火炮,就足以对过往的船只构成巨大的威胁。
在鹳级装甲舰压制住茶庵岭暂六师火炮的同时,LS150型两栖登陆艇则毫不停留地快速通过火力威胁区,然后在茶庵岭侧后的陆城码头卸下搭载步兵。
中野江防舰队目前一共拥有二十艘LS150登陆艇,这型艇支排水量220吨,比鹳级更大,但因为结构简单、工艺简便、造价低廉,所以反而更适于大批量快速建造。
pS:鹳级排水量只有140吨,但需要制造主炮、装甲和全封闭舰体,所以工艺要复杂得多,也更费工时。
一个营的陆战队员在陆城码头登陆后,立即就朝着茶庵岭国军防线后边的临湘县城穿插过去,而与此同时,中野第五军也开始从正面发起强攻。
国军的一大毛病就是掌握不了战役的主动权,安于满足彼此对峙的短暂和平,七七事变如此,淞沪会战如此,后来多次或大或小的战役都如此,每当倭寇停下来缓一缓时,国军也会默契的同步收兵罢战。
眼下这一仗也是一样,当第五军的战士们发起步炮协同攻击时,很多国军官兵还在后方的临湘县城照常轮换休假,阵地上的留守部队也有不少擅自离开,跑到江边钓鱼或者躲到树荫下避暑去了。
暂编师的战力本就弱,又是在毫无防备之下遭遇突袭,两个师瞬间崩溃,官兵们密密麻麻挤在道路上,蜂涌向临湘县城。
当溃兵们气喘吁吁地跑到城下时,他们惊愕地发现临湘城头高高飘扬着一面红旗,几挺机枪毫不留情地把不明所以还想要靠近城门的溃兵射杀在地。
临湘县的留守部队比茶庵岭前线更加松懈,他们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自己会在前方未失的情况先遭到攻击。
奇袭临湘的陆战队员仅仅只有一个营,即便事先没有准备,可如果临湘守军能在遭袭后收拢兵力拼死抵抗的话,无法携带重武器的陆战营还真不一定能取得胜利。
可当枪声一响,尤其是当有人惊慌失措地在城里一边跑一边大喊“赤匪进城啦”,国军容易炸营的老毛病就立马爆发了。
两个暂编师的士兵基本都是新拉来当补充兵用的壮丁,大多数人甚至连进城的“赤匪”长什么样都没看见,就被传染上恐慌情绪裹进人流狼狈奔逃。
“这忒么哪里是军队,分明就跟闹饥荒时的流民武装差不多嘛”,陆战队员们望着夺路而逃的守军不禁感慨道,“难怪听说第一次武汉会战时,倭寇能用区区一个联队,一夜之间就击溃有坚城可守的国军一个集团军”。
陈前第五军击溃国军暂五、暂六两个炮灰师占据临湘以后,湘北重镇岳阳城门户洞开,曾晓的第四军紧随其后,搭乘火车沿着粤汉铁路快速南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