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赵姑娘灵机一动(1/2)
第303章赵姑娘灵机一动
一孕傻三年在有些人身上是不存在,比如曾阿黎,生完孩子之后,公司的事情照常处理,还是一副女强人的姿态。
许今秋出月子之后,除了锻炼恢复身材,也开始回基金会上班,处理事情有条不紊。
赵园园不一样,她是真傻!
有时儿子哭了,她抱起闺女就开始哄,哄了半天没哄好,才发现原来抱的是闺女。
还有次早上起来,看到陈凡,突然打招呼:“你好,要去上班”
这么客气
陈凡感觉怪怪的,还是说了句“出去跑步”,等陈凡走了,赵姑娘挠了挠头问许今秋:“刚才出去的是陈凡”
许今秋噗嗤大笑起来:“赵园园,你可逗死了,连自己的男人都忘了,哎哟……笑不活了。”
赵姑娘尴尬地摸了下鼻子:“真是啊,怪不得觉得眼熟呢。”
许今秋捂着肚子,笑了一会儿:“园园,要不咱上医院检查一下,不会得老年痴呆症吧。”
“去你的,我才二十七!”
瞪了许今秋一眼,赵姑娘转身去前院吃早餐,吃到一半突然想起来:“我儿子、闺女呢”
放下碗筷,急匆匆跑回房间,见曾阿黎和许今秋都在,不由松了口气:“还好,没丢!”
曾阿黎无奈叹了口气:“还好我没在这时怀上,要不然就她这迷糊样,能照顾好两个孩子才怪。”
赵姑娘悻悻!
自己也不想的,可总记不住事。
想了下,曾阿黎又说:“再请一个保姆吧,家里孩子多,孔阿姨和小芳两个人,有些忙不过来。”
许今秋嗯道:“孔阿姨来家里快九年,今年也50出头,慢慢上了年纪,没有以前利索,再请两个吧。”
“找个厨艺好的,还有一个会带孩子的,大家都轻快些。”
算上言希、晓锐,家里就有五个孩子,带一群孩子确实费劲。
确定下来之后,许今秋就开始安排物色人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本地的,或者京郊的,可以帮忙打听。
三天后,人选就定下来。
一个叫邓洁,三十来岁的妇女,就住南锣鼓巷的南下洼子胡同的大杂院,父亲是厨师,传下来一手不错的厨艺。
另一个叫赵小枣,才十八岁。
高中刚毕业,没考上大学,老家是农村的,没找到工作,是基金会一位职工家的亲戚。
多了两个人手,孔兰春和谢小芳都轻快不少,尤其是邓洁,厨艺确实很好,不比孔兰春差。
多住进来两人,许今秋微微蹙眉:“再过几年,孩子们长大了,家里的房子会不会不够住。”
东跨院和中院已经住满,后院和西跨院还空着,地方还是挺大的,但家里的孩子多,等大一些都要有单独的房间。
想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翻建房子也没什么人管,要不咱们把房子改造一下”
“咸吃萝卜淡操心!”
陈凡翻了下白眼:“你以为他们这代人跟我们一样,喜欢跟长辈住一块将来都要搬出去的。”
许今秋没好气:“搬出去,也得是结婚后,就算搬出去,家里不一样要给他们留个房间。”
“要怎么改”陈凡郁闷道。
许今秋皱着眉头,沉吟一会儿:“改西跨院吧,弄成两层的,等孩子们都长大,也足够用。”
陈凡古怪地看着媳妇儿:“宁可青龙高百尺,不可白虎乱抬头。”
“什么意思”
“风水啊,左青龙,右白虎,西跨院在右边,属于白虎,白虎压过青龙,就会形成白虎煞,对家人不利。”
“你信这个”许今秋讶异。
陈凡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多稀奇啊,我一个华夏人,不信风水信什么搬家都还要看黄历呢。”
“西跨院要加高,东跨院就得加高,两边对称才好看。”
“要是东西跨院都高,中院不加高,被夹在中间,也不好看,路过的人都得说一句,这家人有毛病。”
“那你说怎么办”许今秋郁闷。
陈凡想了下:“不加高,可以加盖,西跨院可以延着东西厢房多盖几间房,足够用的。”
西跨院原本的格局是正房三间、耳房两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三间,重新装修之后,就全部打通。
东西厢房都是三间变一间。
往外延伸,足够再建四间大屋子出来,还能剩下极大的空间。
许今秋琢磨一下,确实可行:“那就这样安排,等过完年,下完雪,就找人过来修建。”
晚饭时,许今秋把事情说了一遍。
家人自然没意见,赵姑娘甚至提议:“要不咱们把整条胡同都买下来,将来孩子们分家,也都在一条胡同里边。”
许今秋白了她一眼:“想什么好事呢胡同里边,有不少文保单位,还有大杂院,怎么可能全部买下来。”
“不能全买下来,也能买一些。”
赵姑娘看向丈夫:“陈凡同志,你不是最喜欢买四合院,这些年都没什么动静,要不要试试”
陈凡有些心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