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 国际基地4(2/2)
松江听着安田的话,心中愈发困惑不解。然而,当他听到安田提及安倍时,他立刻变得警觉起来。毕竟,安倍的遭遇让他心生恐惧,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安倍,遭受被刺杀的命运。
于是,松江连忙应道:“好的,阁下,我现在就按照您的指示去安排落实。”
话音未落,松江便如箭一般迅速离开了办公室,去着手安排各项事务。而在办公室里,安田则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景色,嘴里喃喃自语道:“兔子如今的策略真是高明啊,每一步棋都下得如此精妙。究竟是谁在主导月球合作基地的安排呢?能想出让兔子这样做人的人,绝对是个战略天才啊。”
而让安田那边脑洞大开的宫明,其实完全没有料到这些事情。他最初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想要好好地收割一下其他国家的韭菜,以此来充实未来的研究资金。
此时此刻,宫明正身处在月球基地上,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李昭对后续情况的详细说明。只见李昭面带微笑,对着宫明说道:“乖徒弟啊,你这个想法真是太棒了!上面非常支持呢,并且还打算将后续收取的资金中的25%留给你们,这样你们就可以继续投入到新项目的开发中啦。”
听到老师这样说,宫明稍稍思考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回答道:“嗯,这样也可以。其实少一点也没关系,毕竟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测试和实验阶段。等真正大规模推广的时候,肯定会有其他国有企业来接替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只要负责技术研发就好了。”
听着宫明这样说,李昭缓缓地摇了摇头,语气凝重地说道:“但是,研究工作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啊,老师我心里很清楚,以你的聪明才智,脑袋里肯定还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和创意等待去实现,可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啊。”
宫明听着李昭的这番话,沉默了下来,他知道老师说得没错,任何研究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然而,资金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他的难题之一。
见宫明没有回应,李昭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说道:“好了,既然国家基地的事情已经得到了上面的同意,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着手进行人员和设备的运输工作了。关于资金和合作方面的事宜,上面一定会妥善安排好的,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先把建造的相关事宜沟通落实好。”
宫明听着老师的话,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他明白老师的意思,虽然资金问题仍然存在,但目前最重要的是确保基地的顺利建造。
就在这时,宫明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他连忙说道:“老师,我差点忘了告诉您,现在蓝鲸舰的第二艘和第三艘也快要建造完成了,这几天估计就要进行试航了。一旦试航成功,实际上就可以开始地月往返的任务了。”
听着宫明这样说,李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回应道:“嗯,这个提议不错。等测试完成后,我们的人员和设备物资应该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到时候开始发射,时间上确实刚刚好。”
然而,就在李昭表示赞同的时候,宫明突然话锋一转,语气有些凝重地说道:“不过,老师,有一件事情我们需要提前沟通好。”
李昭见状,不禁心生疑惑,他凝视着宫明,追问道:“哦?是什么事情呢?”
宫明微微一笑,看着李昭解释道:“就是发射位置的问题啊!目前我们的发射位置位于军事管理区内,这对于我们华国人来说,在前期阶段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要进行国际合作的话,我认为最好还是建设一个国际发射港,这样可以更方便地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而且,我们可以逐步将地月往返的任务常态化,争取做到每周都能往返一次。”
听着宫明的想法,李昭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嗯,这个主意不错。我觉得后续发射港在琼岛发射场附近建造把,那边有很多优势。那里的航天氛围浓厚,原本的配套设备也能得到充分利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建造成本,还能大大缩短建设时间。”
宫明对李昭的分析表示赞同,他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没错,不过发射港的停泊位和发射位还是有一些特定要求的。等会儿我会把相关的详细要求整理出来给你,你再和上面沟通一下,按照这些要求来进行建造。”
李昭再次点头,表示明白,同时他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看着宫明问道:“对了,你那两个项目现在进展得怎么样了?”
宫明嘴角泛起一丝坏笑,神秘地回答道:“老师,您就耐心等待吧,到时候一定会给您一个大大的惊喜!而且这两个项目完成之后,我打算回蓝星好好休息一下,给大家放个假,然后再开始一个更加疯狂、更具挑战性的项目。”
李昭听到宫明前半句的话时,心中稍感宽慰,毕竟这意味着宫明在某些方面还是让他满意的。然而,当他听到后半句时,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凝视着宫明,一脸严肃地说道:“乖徒弟啊,你可别又想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点子来。要是真有这样的计划,你可得提前跟我透个底,好让我心里有个数,不至于到时候被你吓个半死!”
宫明见状,嘴角微微一笑,抬起手来,用食指轻轻点了点自己的脑袋,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老师您放心吧,我目前只是在脑海里构思而已,还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呢。不过,如果真的有了实际可行的方案,我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您的,绝对不会让您措手不及的。”
尽管宫明说得信誓旦旦,但李昭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过既然宫明都这么说了,那个所谓的计划还停留在构想阶段,他也不好再多问什么。于是,他和宫明又聊了一会儿,便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李昭转身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而宫明则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两个正处于攻坚阶段的项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