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胡宗宪支招:取孝舍忠(1/2)
第212章胡宗宪支招:取孝舍忠
儒家讲究忠孝。
危急关头忠孝难两全时,优先忠还是优先孝,一向是个很难取舍的哲学命题。
有道德君子认为:舍孝而尽忠,才是真正的大义君子。
也有离经叛道者认为:一个人如果连亲爹的性命都能不管不顾,那他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本性。
连人性都没了,还谈什么尽忠不做乱臣贼子就算好的了。
这个艰难的问题如今摆在了林十三的面前。
罗龙文喝了一口酒:“十三呐。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什么都是假的,只有亲爹亲娘是真的。”
“你若连你爹都不能保全。那你枉为人!”
“朝堂争斗,此消彼长,有来有回。这次你交出方悠山,败给我,下次可以再想法子赢我。”
“你爹若是没了。,可就是真没了。到时候你即便权势熏天又如何子欲养而亲不在。”
林十三想要反驳,可却不知如何反驳。
之前他还下定决心,要坚持大义,与丧心病狂的奸党对抗到底。
可如今父亲被对手绑架,他一时陷入了矛盾之中。
罗龙文道:“你善于玩鸽。我问你,极品蓝点子信鸽,自南京向京师飞鸽传书,四个鸽站,多久能到”
林十三脱口而出:“三日。”
罗龙文道:“我身边没带一个手下。你尽可以把我抓走。但我要告诉你,四天之后,若京师没收到我写的密语鸽信,你爹会人头不保。”
“也就是说,你若将我抓了,关押到明日日落前。密语信不发出,你爹会死。”
“你若不抓我。明日日落前不把方悠山和那几十个振武营的武官交给我。密语信我照样不会发出,你爹照样死。”
“是为皇上尽忠,还是为你爹尽孝。你自己掂量着办。”
林十三沉默不言。
与此同时,秦淮河岸边。
扮作小贩的孙越对张伯说:“师父他怎么发不吹响哨咱们这么多人,冲上去把罗龙文抓了,再来一套锦衣卫的大刑,逼他招供,差事不就了结了嘛”
张伯叹了声:“唉,事情若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所以说啊,你只能当十三的徒弟,做不了他师父。”
李高道:“有我姐夫给师父撑腰,他怕什么严嵩再大还大得过储君”
船之上。
林十三道:“二哥。咱们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义兄弟,鸡血喝多了一起在桃林里窜过稀的。”
“我爹就是你爹。你难道要杀你爹”
“噗嗤”罗龙文笑出了声:“亏你还记得咱们是义兄弟。义兄弟还背后捅刀子”
林十三正色道:“不是我给义兄弟捅刀子。而是你们给抗倭大业捅刀子。”
罗龙文道:“罢了。你忙,我也忙。你要抓我就趁现在。若没事,咱们各回各家。你尽快考虑是要亲爹还是要尽忠。”
“期限在明日傍晚。朝堂暗战,一向如此残酷。”
林十三没有打响哨,而是目视着罗龙文吩咐四名小厮划桨,将船划到岸边。又目视着他踏上舢板下了船,消失在秦淮河的夜幕中。
岸边的孙越看到罗龙文急眼了:“罗龙文,我去抓了他!”
张伯却一把按住孙越的肩膀:“你师父还没发话呢。不要轻举妄动。”
孙越急得直拍大腿:“他都要上马了!再不抓就来不及了!”
张伯瞪了他一眼:“再说一遍,不要轻举妄动!”
林十三也缓缓走下船。
一瞬间,他的脑中生出一个恶毒的想法:既然严党可以派人抓我爹。我为何不派人去一趟徽州,抓了罗龙文他爹
以罗龙文他爹威胁,让他发出飞鸽传书救我爹的命。
片刻后林十三打消了这个念头。徽州离南京太远,根本赶不及。
林十三失魂落魄的走到了张伯他们面前:“让咱们的袍泽和兵马司的人都撤了吧。回镇监府去再做打算。”
两刻之后,众人回到镇监府。
杨金水迎了上来,问:“怎么样了人抓了嘛”
林十三微微摇头。
杨金水道:“没出我所料。生你者父母。天下又有几个人下得了这个狠心”
“有个人在客厅等你许久了。”
林十三问:“谁”
杨金水答:“胡宗宪。”
林十三惊讶:“胡部堂来杭州了”
他赶忙来到了客厅之中。胡宗宪端坐在椅子上喝着茶。
许久未见,胡宗宪又苍老了许多。不到五十岁的人,看着却像是个甲老人。
胡宗宪道:“十三,久违了。”
林十三不知为何,见到胡宗宪膝盖一软,“噗通”就给他跪了下去。
林十三跪地拱手道:“胡部堂,今夜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戚部、俞部的将士。”
胡宗宪连忙搀扶林十三:“快起来。事情我已知道了个大概。你有苦衷。”
林十三问:“胡部堂您怎么来南京了”
胡宗宪道:“赵贞吉不是要告老还乡了嘛。我来找他的副堂商议以后应天军粮供应浙江的事。”
“另外则是为了.你先坐。”
林十三坐定。杨金水道:“你们聊。小的们,随我下去。”
胡宗宪却道:“让小公公们下去。杨公公还是留下吧。”
胡宗宪打算跟林十三密谈,留下杨金水是为了将这场密谈毫无保留的告知京师的嘉靖帝。
在南京,杨金水代表着宫里。
杨金水心领神会,坐到一旁一言不发,静听着二人谈话。
胡宗宪问:“小阁老、罗龙文他们抓了你爹对吧”
林十三敏锐的发觉,胡宗宪只说“小阁老、罗龙文他们”,却没说“阁老”二字。
他连忙问:“抓我爹的事不是阁老授意的”
胡宗宪叹了声:“唉。不光此事不是阁老授意的。甚至连振武营兵变都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