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明现在有多少钱?答曰:四亿两白(1/2)
第244章大明现在有多少钱答曰:四亿两白银!
事实上朱慈烺并非是在胡编乱造,因为在后世,此地确实发现了一座大型煤矿。
而且这座煤矿曾遭小日子疯狂掠夺!
不过即便如此,之后仍持续开采了近百年。
所以朱慈烺估计,正常使用的话,再支撑两三百年绝对是不成问题的。
随即朱慈烺接着说道:
“本宫早前已派锦衣卫护送工部的官员和工匠前去探查,待确定情况后,便可直接挖掘煤炭了。”
“届时,普通煤炭供应军队,蜂窝煤供应百姓。”
“如此一来,辽东的燃料与过冬难题便能彻底解决。”
李邦华瞬间恍然大悟,眼中满是钦佩,拱手道:
“殿下真是深谋远虑,臣自愧不如。”
朱慈烺笑了笑说道:
“李大人莫要过谦,以后大明的诸事还需要你多操心。”
随即两人又商量了一些其他事情,李邦华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睛又过去了数天。
这一天,户部的突然差人来问,说是海外的大概要什么时候才能运到京城。
户部想知道大概的时间,然后提前准备需要的银子以及安排人手接收这些。
在户部看来,这次的应该和之前的粮食一样,也是会送到天津港口,然后由户部直接过去接受的。
不过很明显,这次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因为所有的都是由朱慈烺从系统兑换回来的。
话说回来,要不是户部派人来提醒的话,朱慈烺差点都要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所以打发走户部官员之后,朱慈烺即刻让人去找了一间隐秘的仓库,然后亲自前往了这间仓库。
仅仅只是心念一动,整整五百万今就填满了整间仓库。
虽然消耗了一些系统积分,但这点积分对于目前的朱慈烺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做完这件事情之后,朱慈烺又召集了几个亲信,然后让他们带人假扮郑家商队,浩浩荡荡将这些运往户部专门储存的太仓库。
当然,他可没忘记把户部尚书倪元璐也给喊了过来,毕竟这玩意儿可是需要入库的。
太仓库前,户部尚书倪元璐瞧见堆积如山的,顿时一脸茫然,满是不可思议。
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这些变化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明明户部这边并未接到郑家的通知,而且的钱也没有支付,怎么这五百万斤就直接到京城了
“太子殿下,这.这么多的究竟是从何而来近日并未听说如此大量入京啊。”
倪元璐终究还是忍不住,带着疑惑与一丝不安问道。
朱慈烺则是神色镇定,一脸淡定的说道:
“这些就是郑家从海外运来的了,郑家知道大明如今迫切需要这些过冬,所以到达港口之后直接雇佣马车运到了京城。“
“因为是夜间入京的,所以你不知道倒也正常!”
额.
倪元璐听的一脸疑惑,这话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可他就是感觉哪里怪怪的。
不过看到实实在在堆在眼前,他也不好多再多说什么,随即安排人手登记入库。
就在这时,朱慈烺突然又补充道:
“对了,这些的银子到时候先送到东宫,由本宫亲自为郑家结算!”
虽然这些都是朱慈烺利用系统积分兑换的,不过该收的钱还是一文都不能少。
反正如今的户部也不缺钱!
而倪元璐听到这话,也是赶忙点头道:
“太子殿下放心,等全部登记入库之后,户部会马上调拨银子!”
朱慈烺这才满意的点的点头。
随后朱慈烺望着这些被搬运入库的,心中略有遗憾。
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目前也只能顾及大明将士以及部分百姓的需求,无法确保天下百姓皆有足够的过冬。
虽说系统还能兑换,可数量若太过庞大,定会引人怀疑,且大量的凭空出现在市场上还会影响明年产量,最终导致市市场混乱。
所以为了市场稳定,朱慈烺不能无限制的兑换。
不过他已经下达了一道圣旨,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普及蜂窝煤,但凡是有煤矿的地方,都必须大量制造蜂窝煤以供周遭的百姓过冬取暖。
至于一些地方有煤矿、却未被发现的,朱慈烺也都进行了详细的标注,然后让锦衣卫协同工部的官员和工匠前去勘察。
总而言之,他只想让这个冬天能少死一些人。
就像他之前说的,这大明,真的是太难救了!
又过了两日,这一天天气难得凉爽了下来,没有之前那般炎热了。
一队浩浩荡荡的仪仗,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威风凛凛地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行进。
那明黄色的旗帜在微风中烈烈作响,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这正是崇祯的仪仗。
此时的崇祯端坐在华丽的龙辇之上,不时透过窗户望向那巍峨高耸的宫墙,心中难免也是一阵感叹。
不得不说,这几天在道观之中他确实感受到了超凡脱俗的宁静清幽。
青灯古卷相伴,晨钟暮鼓声声,大有一副世外桃源的乐趣。
可日子一久,这般不断重复的生活实在让崇祯感到乏味无聊,仿佛被禁锢在一个单调的世界里。
没办法,毕竟之前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帝,他哪里吃得了这样的苦
更何况去的时候崇祯是一个人去的,没有皇后和妃子陪同,这就让崇祯更加难熬了。
所以仅仅过了不到十天,他便再也按捺不住,决定返回皇宫。
朱慈烺自然也是提前得知了这个消息,不过他手头里刚好有一些事需要处理,所以并没有去接崇祯。
待忙完手中诸事,朱慈烺这才去了皇宫。
一是前去请安,二是想着顺便和崇祯说一说朝中近来发生的大小事情。
毕竟明天就是上朝的日子,而崇祯去了道观这么久,好不容易回来了肯定是要上朝的。
与此同时,皇宫内。
崇祯回宫之后,就直奔周皇后的坤宁宫而去。
此时的崇祯面带笑意,步伐轻快得如同春日里踏青的少年,与往昔被朝政压得略显佝偻的模样截然不同。
这几日道观之行虽短暂,却还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此刻他神色间满是难得的轻松愉悦,一想到即将见到周皇后,崇祯就更加开心了。
因为崇祯是突然决定回宫的,所以周皇后一开始并不知道,直到崇祯的仪仗进了京城之后,周皇后这才知道了。
于是乎,周皇后特意精心妆扮了一番。
此时的她身着一袭红色绣着海棠的宫装,锦缎轻柔,贴合身姿,每走一步,裙摆便如灵动的蝴蝶般轻轻摇曳。
乌黑的长发高盘成髻,几支镶嵌红宝石的金簪错落其间,红宝石在光线的映照下,闪耀着迷人的光泽。
她面上施着淡妆,双颊微微晕红,恰似春日里盛开的桃,娇艳欲滴。
别看周皇后已为人母十几年了,可说到底,她今年也只有三十二岁而已。
于是等崇祯踏入坤宁宫的时候,周皇后赶忙便走了过去,仪态万千地微微欠身道:
“臣妾参见陛下!”
“陛下,您可算回来了,这几日臣妾满心都是牵挂。”
崇祯急忙上前,双手稳稳地扶起周皇后,目光中饱含深情,嘴角笑意更浓,柔声道:
“皇后,让你忧心了。”
“那道观虽清净,可没了你在身边,到底缺了几分烟火气,朕实在待不住,所以便回来了。”
如果朱慈烺现在在这里的话,他一定会被崇祯和周皇后之间的情话给整的浑身起鸡皮疙瘩。
毕竟亲眼看到自己父母调情确实是一件很让人觉得很炸裂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说完这些话之后,崇祯自然而然地牵起周皇后的手,二人十指紧扣,仿佛是在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与眷恋。
这幅画面,就连崇祯身后的王承恩都不好意思看下去了。
就在这时,崇祯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看向身后的王承恩道:
“大伴,你亲自去外面守着,朕有要事和皇后商议,不许任何人靠近坤宁宫!”
顿了顿,崇祯又补充道:
“就算是那个逆子来了也不行!”
所谓的逆子,自然就是朱慈烺了!
王承恩听到这话,赶忙道:
“奴婢遵命!”
随即崇祯二话不说,就拉着周皇后去了寝宫.
于是等朱慈烺来到坤宁宫外的时候,就看到王承恩一脸恭敬地候在一旁,似乎是在等他。
朱慈烺不等王承恩行礼,便直接开口问道:
“王公公,父皇可是在坤宁宫”
王承恩神色间略带几分尴尬,犹豫了一瞬,这才小心翼翼地回道:
“太子殿下,陛下一回宫,便径直来到这坤宁宫找了皇后娘娘,还特意吩咐,不许任何人打扰,便是太子殿下您,也不行。”
说这话的时候,王承恩的老脸瞬间就红了。
朱慈烺闻言,先是一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