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高门军官灭妻:要她改嫁送她进监 > 第264章 账本配方?不是在敲打?监听车内

第264章 账本配方?不是在敲打?监听车内(1/2)

目录

她眼尾一挑,眸光微冷,压着嗓子朝罗梅婷低声说:

“这女人……惯会揣摩主子的脸色,不当丫鬟可惜了。”

罗梅婷掩唇轻笑,搁下茶杯,语调随意:“你不是说要看看这家店经营状况?他们账做得怎么样?”

明月望着前厅忙碌的三人,再扫一眼厨房里不停翻勺的身影,神色平静,唇角却勾出一抹带着凉意的讽刺。

“账本我还没看。”她顿了顿,语气转冷,“不过光看他厨房里那一口锅炒仨菜,后厨四人,前面三人,手都闲不住,倒也能养活一份账。”

“只是——”

她眼神陡然犀利起来,仿佛利刃出鞘。

“我要是当账房,得查查原料是谁进的,货从哪来,菜价浮动有没有入账……这年头不是光靠卖个酱肘子就能盘活整间院子。”

说话间,王少行正好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笑容满面地凑了过来,话音里带着一股谄媚:

“太太,您放心,我们夫妻俩是乡下人,不会玩什么花样,一心只想着本分做事。这账,每一笔都记着的,您随时都能翻看。”

明月点了点头,没拆穿他,只淡淡说了句:“账嘛,迟早是要看的。”

她这话不轻不重,却像一把尖刀,插在王少行心里,让他笑容瞬间有些僵硬。

其实她的疑心,并不是今天才起的。

得从她刚回北京那晚说起。

几个旧识给她接风洗尘,席间觥筹交错,话题自然也从写作技巧聊到了本地哪家饭馆生意红火。

“明庄饭店好吃得很,听说他那有个独家酱料配方,说是老板从香港带回来的改良版,专门搭配北京烤鸭和肘子,用的是桂皮、柱候酱、黄酒调制的‘玳酱’。可有回我在另一家饭馆吃饭,味道居然一模一样。”

“那家啊,听说老板是广城人,常年在广西,店里这几年是王厨子说了算。可别看他笑呵呵的,厨房那点采买、进货,水深着呢。”

这“玳酱”——当年可是傅祈年托人从九龙送回配料,再由广城老厨调制出的独门方子,用的梅酱和桂酒比例都极其讲究,外人根本摸不着门道。

明月当时没作声,心里却记下了这话。

明庄饭店的账向来是王少行管的,傅家人不过年节来京也就看个热闹。

再联想到那年王少行带着他那怯生生的妹妹,提着一篮鸡蛋,站在她家门口的画面,明月就更不敢大意了。

那是1988年,虽说工作不好找,可真有点手艺的人下放到食堂、厂矿也都能讨口饭吃。

可王少行偏偏没去别处,而是来找傅祈年求工作,还晓得送礼、求人、拿鸡蛋这类“有旧派讲究”的法子,说明这人——

他不光懂做菜,更懂人情世故。

王少行之前在部队当厨子,后来傅家开饭店,安排他“从部队退下”到明庄掌勺,说白了,这也是种信任——可信得过,不代表不会动歪心思。

傅家给了他饭碗,他就懂得怎么让傅家人“看着放心”,却未必让傅家人“掌握得住”。

而这些年,傅祈年忙于南方事务,明庄便成了他的“老面子工程”——别人提起傅家,还认得这间店。

可谁真盯过账呢?谁真查过账房开得是哪扇窗户?

明月想了想,眼中光芒冷了三分。

她已经决定了。

这笔账,不仅要看,还得算得清清楚楚,最好能顺藤摸瓜,把这所谓“玳酱”是怎么流出去的,一块儿掀开来。

*

一旁的阿旺虽没出声,但从太太那几句话里已听出了弦外之音。他知道她不是在敲打,而是已经有了怀疑。

趁着太太没走,阿旺假借上厕所,悄悄穿过后堂,摸去了厨房。

王少行是他媳妇的亲哥哥,虽说平日关系还算和睦,可真出了事,脸皮可挡不住风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