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天花(1/2)
咸通二十三年春,南诏国的玉兰花刚攀上宫墙,一场噩梦便悄然降临。最先出现异象的是江南道的流民安置点,孩童们脸上突然长出红疹,紧接着高热不退,三日间竟有半数人咳血而亡。当加急奏折摆在萧启承案头时,御花园的锦鲤正悠闲游弋,丝毫不知一场浩劫即将席卷全境。
\"这病症与寻常风寒大不相同。\"太医院院正的手在颤抖,验方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死者症状,\"患者高热惊厥,周身起痘,三日后痘疹化脓...下官怀疑是...是天花!\"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哭嚎声,一名宫女满脸红疹冲撞进来,被侍卫当场拦下。
沈明玥握着药箱的指尖发白。她翻开太奶奶留下的医典,泛黄纸页间夹着干枯的艾草:\"百年前天花肆虐,太奶奶曾用种痘法遏制蔓延,但所需的痘痂...必须从轻症患者身上提取。\"她望向萧启承,\"可如今疫情来势汹汹,稍有不慎...\"
萧启承猛地拍案而起,震落了砚台:\"传旨!封锁所有城门,禁止人员出入!调集各州医师,在城外设立隔离营!\"他的目光扫过地图,\"江南道是重灾区,朕要亲自去看看。\"
三日后,萧启承的龙辇停在江南道城门外。隔着三丈远,都能闻到隔离营内传来的腐臭气息。帐篷里挤满了患者,许多人脸上的痘疹已经溃烂,脓液混着血水浸透被褥。一个孩童抓着他的衣角,声音微弱:\"陛下...救救我娘...\"
沈明玥蹲下身,银针在火上炙烤后刺入孩童穴位。她转头对随行太医说:\"立刻熬制清热解毒的汤药,用井水反复擦拭患者身体降温。\"突然,她注意到角落里蜷缩着的老者,那人虽满脸痘疹,却未出现化脓迹象。
\"快!取他痘痂!\"沈明玥的声音带着狂喜,\"这是天然的种苗!\"她不顾众人阻拦,亲自用银针挑取痘痂,研磨成粉后小心翼翼装入瓷瓶。萧启承握住她沾满脓血的手:\"玥儿,这样太危险!\"
\"若不冒险,万千百姓怎么办?\"沈明玥的目光坚定,\"太奶奶当年也是这么做的。\"
种痘试验在戒备森严的皇宫别院展开。三十名死囚自愿参与,沈明玥将痘痂稀释后,用特制的骨针为他们接种。每过一个时辰,她便记录下受试者的反应。第三日,其中五人出现轻微发热和红疹,却在七日后逐渐痊愈。
\"成功了!\"沈明玥激动得落泪,\"立即扩大种痘范围!\"然而,消息传开后,民间却谣言四起。有人说种痘是邪术,会被勾走魂魄;更有甚者在城门口聚众抗议,砸碎了运送痘苗的马车。
萧启承站在城楼之上,看着痂:\"朕已先行试种!若种痘无用,朕甘愿与你们同死!\"沈明玥也当众为自己接种,银针刺入皮肤时,她的手稳如磐石。
百姓们终于安静下来。在皇室的表率下,种痘开始有序推行。沈明玥带着医官们走遍各州,手把手教导种痘方法;萧启承则下令减免疫区赋税,调拨粮草救济灾民。九狸猫也没闲着,它的九条尾巴散发微光,所到之处瘟疫气息便会消散。
然而,当疫情即将得到控制时,新的危机却悄然降临。咸阳宫突然出现疑似病例,包括几位皇子皇女。沈明玥守在病榻前,连续三昼夜未曾合眼。她尝试用各种方剂,却收效甚微。看着孩子们高热昏迷,她心急如焚。
\"玥儿,你看这个。\"萧启承递来一卷从民间收集的偏方,上面记载着用蟾蜍皮敷贴患处的方法。沈明玥眼睛一亮,立即命人寻找蟾蜍。当她将处理后的蟾蜍皮敷在小公主额头上时,竟奇迹般地开始降温。
经过日夜奋战,皇子皇女们终于转危为安。这场瘟疫持续了整整八个月,南诏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也因此建立起完善的防疫体系。萧启承下令修建惠民医馆,编纂《瘟疫防治大典》,还将种痘法推广到周边各国。
疫情结束那日,咸阳宫前举行了盛大的祭典。萧启承和沈明玥站在城楼之上,看着百姓们载歌载舞。一个曾被救治的孩童捧着鲜花跑来,他脸上的痘痕尚未完全消退,却笑得无比灿烂:\"谢陛下!谢皇后娘娘!\"
天花疫情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南诏国的医官们仍在各地奔波种痘,咸阳宫内却又暗流涌动。沈明玥在整理太医院病案时,发现了几例诡异的死亡记录——死者皆为接种过痘苗的年轻力壮之人,他们的尸身呈现出紫黑色,七窍流出黑血,与天花症状截然不同。
\"陛下,此事必有蹊跷。\"沈明玥将病案呈给萧启承,烛火在她眼下投出浓重的阴影,\"这些死者生前并无基础病症,按常理种痘后应安然无恙。九狸猫曾说,他们的气息中混杂着一丝阴冷邪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