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中船工业(1/2)
翌日入夜,华灯初上。陈东莱手提公文包,脚步匆匆地紧跟着江自流,一同走过鱼泉宾馆二楼那长长的红色毛毡地毯。地毯柔软而厚实,仿佛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
终于,他们来到了豪华包间的门口。陈东莱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推开了那扇厚重的大门。
门开的瞬间,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陈东莱定睛一看,没错,就是这个包厢,半年前他和江自流曾在这里参加过柴机厂党委书记袁向阳组织的饭局。
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陈东莱不禁感叹时光荏苒。那时,康乐与江自流还能坐在一起谈笑风生,而如今,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已渐行渐远,甚至到了不相往来的地步。
也是在那次饭局上,袁向阳亲自向江自流提议,希望行署能够支持柴机厂与茶花汽车公司的合作。然而,江自流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果断地予以制止。这一举动,无疑让袁向阳心生不满,也为两人之间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陈东莱缓缓走到熟悉的圆桌前,缓缓坐下。他的目光扫过桌面,仿佛能看到半年前的场景在眼前重现。然而,他的思绪很快被拉回到现实。
今天的饭局,是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汪千龄攒局,宴请前来石梁考察的中船工业公司副总经理阎修文。
这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会面。如果能顺利说动中船工业的八千吨造船厂在石梁选址设厂,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眼下进退维谷的窘境。
要知道,石梁自从一月份撤地设市以来,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如今一季度都快过去一大半了,然而招商引资的状况却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主城三区的全部投资额加起来,竟然还不及经济新星永安县的一半!
要知道,老鱼泉市还未撤销的时候,境内外投资额加在一起,还勉强能达到永安县的三分之二,在全省位列前二十;现在一分为三,居然直接排不上号了!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并非完全没有头绪。首先,主城三区刚刚设立没多久,许多机关干部都还在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对区内的基本情况可以说是知之甚少,就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想要迅速接手旧鱼泉市的招商引资基础,实在是难如登天。
其次,市委市政府之间的明争暗斗异常激烈,几乎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程度。而主城三区的干部们身处这权力的枢纽地带,自然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种风向的变化。
除了康乐和江自流的亲信死党们,其他一般的技术官僚们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卷入这场权力的漩涡之中。
然而,无论有多少借口和理由,经济成绩抓不起来这个事实就如同钢铁一般坚硬,无法改变。市政府对此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才托遍了关系,把中船工业这尊大佛请了过来。
“颜经理,我们石梁虽然是全江安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但我们的工业基础却是在江安省内名列前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