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2/2)
当我们踏入威楚府境内,一股死寂的气息扑面而来。放眼望去,田野里一片荒芜,曾经生机勃勃的稻田如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稻穗,在微风中无力地摇曳着。
这些稻穗干瘪瘦小,仿佛被抽干了生命的汁液,根本无法孕育出饱满的谷粒。田边的杂草肆意生长,它们贪婪地吸收着土地里仅存的养分,似乎在宣告着这片土地的荒废。本该是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如今却看不到几个劳作的身影,偶尔有几个农民在田间,也是一脸的无奈和绝望,他们看着自己辛苦耕耘却几乎颗粒无收的田地,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再看那些官府之前修建的引水渠,更是惨不忍睹。由于旱灾的肆虐,引水渠有的地方已经被泥沙堵塞,水流完全无法通过;有的地方则因为长期干涸,渠壁干裂,甚至出现了坍塌的情况。
这些引水渠曾经是百姓们的希望,是保障农田灌溉的重要设施,可如今却成了一堆无用的废墟。我沿着引水渠漫步,心中满是愤怒和悲哀。愤怒的是地方官员的失职,为何不能及时维护这些水利设施,让它们在旱灾面前如此不堪一击;悲哀的是百姓们的命运,他们辛苦劳作,却因为这些本可避免的问题而陷入困境。
我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引水渠的坍塌处,只见砖石散落一地,上面长满了青苔,显然已经废弃了很久。旁边的泥土干裂,一道道缝隙如同大地的伤口,触目惊心。我轻轻抚摸着这些干裂的泥土,感受着它们的粗糙和坚硬,仿佛能听到大地在无声地哭泣。
我不禁想起朝堂之上那些官员们的夸夸其谈,他们在讨论国家大事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真正到了为百姓办实事的时候,却如此敷衍。他们是否想过,自己的不作为,会给百姓带来怎样的痛苦?他们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百姓的信任?
我转头看向高峰,他的眼神中也充满了忧虑和愤慨。“陛下,这些地方官员实在是罪无可恕,引水渠都被如此荒废,这就是人祸。”高峰低声说道。
我默默点头,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彻查此事,给百姓们一个交代。我不能让这些官员逍遥法外,不能让百姓的苦难白白承受。我要让他们知道,身为官员,就应该为百姓谋福祉,否则,必将受到严惩。
继续前行,我们遇到了一位老者。他衣衫褴褛,破旧的衣服上补丁摞补丁,每一个补丁都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他面容憔悴,脸上的皱纹如同深深的沟壑,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他正坐在田边唉声叹气,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我走上前去,轻声问道:“老人家,今年这收成怎么如此不好啊?”老者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中满是苦涩:“客人,你是外地来的吧。今年这旱灾太厉害了,几个月都没下一滴雨,地里的庄稼都干死了。这引水渠也坏了,根本没办法浇水,我们这些老百姓可怎么活啊。”
我又问:“那官府就不管吗?”老者苦笑着说:“管?他们也就是来看看,说几句空话,然后就没影了。我们指望不上他们啊。”
听了老者的话,我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更旺了。楚启明虽说刚到任威楚府一个多月,但是治下如此情景,却没看到他有任何应对措施,这让我对他有些失望。
离开老者后,我心情沉重地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周围荒芜的田野和破败的村落,我陷入了沉思。
夜幕降临,天边泛起了一抹绚丽的晚霞,将整个天空染成了橙红色。然而,这美丽的晚霞却无法驱散我心中的阴霾。我和高峰在一个简陋的客栈住下。客栈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墙壁上挂满了灰尘,床铺简陋而破旧。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白天看到的那些景象,百姓们的苦难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我深知,这只是我微服私访的第一站,后面还有更多的地方等着我去了解,更多的问题等着我去解决。
“高峰,明日我们去见楚启明,看看这家伙到底在干什么?”我面色阴沉的说道。
“陛下,臣已经打听过了。楚启明不在府衙,差役说他下乡主持修渠去了。”高峰恭敬的回答道。
“一个知府不统筹一府的全局,却只盯着一地的水渠?那我们就等等吧,等他回来再说。”我有些无奈的说道。
“那陛下,这几日要不要住到府衙去?楚启明久在中枢,做事木讷,您不说您到了,臣担心他一时半会回不来。”高峰说道。
“你看着安排吧。”我说完便挥手示意高峰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