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从上山到上朝 > 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三百九十六章(1/2)

目录

天气秋风有了凉意

心情如我所愿

太子深夜来觐见,

父子交心破隔阂。

权力让人变冷血,

无奈无奈很无奈。

回宫后的第二日深夜,整座皇宫宛如被一层无形的静谧之纱所笼罩,万籁俱寂。唯有御书房内,昏黄的烛火仍在顽强跳动,将屋内的一切勾勒出朦胧轮廓。

我坐在书案前,手中的朱笔在奏折上机械游走,心思却全然不在这堆积如山的政务之上。

这些时日,我一直翘首以盼太子戴寿宁的到来,等待着我们父子俩敞开心扉、一解心结的时刻。

忽然,一阵极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我下意识抬起头,只见太子戴寿宁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身形略显疲惫,面容带着几分憔悴,可眼神里却透着从未有过的坚定。他迈步入内,恭恭敬敬行了大礼:“父皇。”声音低沉,却沉稳有力。

我放下手中朱笔,抬手示意他坐下:“寿宁,你可算来了,朕等你许久了。”我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里悠悠回荡,带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似期盼,又似感慨。

他在我对面缓缓落座,目光直直地落在我脸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父皇,这些日子,儿臣反复思量,想了许多过往之事。”他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像是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遥远的过去。

我微微颔首,目光温和地注视着他:“朕明白,这些年你历经诸多波折,有些话,我们父子俩确实该好好聊聊了。”此时,烛火轻轻晃动,光影在我们脸上跳跃,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又长又瘦,在地上交织在一起。

他深吸一口气,似是鼓足勇气:“父皇,您还记得儿时的我吗?那时儿臣对文墨实在提不起兴致,一瞧见那些经书典籍就头疼,最终铁了心跟着母亲小琴学开饭庄。那时,儿臣满心觉得,能把饭庄经营得红红火火,让大伙吃上可口饭菜,便是人生最大成就。”回忆至此,他嘴角不自觉浮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是对童年无忧时光的深切怀念。

我也跟着笑了,眼中满是温情的回忆:“怎么会不记得?那时你还小,整日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你母亲身后,学得有模有样。朕那时还寻思,这孩子或许真不是走仕途的料。”一阵微风悄然吹过窗棂,发出细微的簌簌声,像是也在静静聆听我们的往昔回忆。

他的笑容渐渐隐去,神色变得有些黯淡:“后来,您娶了俞妈妈又在南宋一路顺风顺水直到封王,儿臣却在潭州纵容家丁胡作非为,被您严惩。那时,儿臣心里满是怨怼,觉得您对儿臣太过严苛,一点不顾及父子亲情。”他眼中闪过一抹痛苦,那是曾经受罚时深埋心底的委屈与不甘。

我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变得严肃而恳切:“寿宁啊,朕当时那般严厉,全是为了你好。你身为王府子弟,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王府颜面,若放纵自己肆意妄为,日后必定酿成大祸。朕是在教你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你如何扛起肩上的责任。”说到这儿,烛火猛地跳动了一下,似乎也在呼应我的话语,强调着这份责任的重量。

他微微低下头,沉默良久,才低声说道:“父皇,儿臣后来慢慢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后来您在大理立国,儿臣追随您四处征战,在战场上,儿臣亲眼目睹了您的英勇无畏与足智多谋,也渐渐懂得了身为王者的责任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佩,那是对我多年戎马生涯的深深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