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手作志趣(1/2)
从苏绣工作室出来后,蒙丹、林婉怡和裴素云三人仍沉浸在江南传统技艺的魅力中。微风轻拂,带着江南独有的温润气息,似乎在牵引着她们走向下一段奇妙旅程。不多时,她们来到了一家颇具古韵的手工艺品店,店门口悬挂着的木质招牌,在风中轻轻摇曳,“苏扇阁”三个大字古朴而雅致。
“听闻这苏扇也是姑苏一绝,咱们进去瞧瞧?”裴素云提议道,目光中满是期待。
蒙丹和林婉怡对视一眼,齐声应道:“好呀!”三人迈过高高的门槛,踏入店内。一股淡淡的檀香和竹香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顿感神清气爽。店内陈列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苏扇,有精致小巧的团扇,也有古朴大气的折扇,扇骨或雕刻精美,或简约素雅,扇面则绘制着花鸟鱼虫、山水楼阁,每一把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独特的故事。
这时,一位身着青色长衫,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傅从里屋走了出来,他笑容和蔼,眼神中透着对苏扇的热爱与自豪:“几位姑娘,欢迎光临小店,是对苏扇感兴趣吗?”
裴素云微笑着点头:“师傅您好,我们想了解一下苏扇的制作,不知是否方便?”
老师傅爽朗地笑了起来:“方便方便!能有姑娘对咱这老手艺感兴趣,那是再好不过了。苏扇的制作工艺可复杂着呢,一把好扇,从扇骨到扇面,都得精雕细琢。”说着,他拿起一把折扇,轻轻展开,指着扇骨说道:“就说这扇骨,选材就很讲究,一般用竹子,像湘妃竹、梅鹿竹,都是上乘之选。选好材料后,要经过锯竹、劈竹、煮竹、晒竹等多道工序,把竹子处理好,才能开始雕刻。”
蒙丹好奇地凑近,仔细端详着扇骨上的雕刻:“师傅,这雕刻可真精细啊,您是怎么做到的?”
老师傅眼中闪过一丝自豪:“这雕刻讲究的是心细手稳,还要有想象力。先用刻刀勾勒出大致轮廓,再一点点雕琢细节。每一刀下去都得心中有数,不然就毁了这扇骨。像这把,刻的是松鹤延年,寓意吉祥,你们看这仙鹤的羽毛,是不是栩栩如生?”
林婉怡轻轻抚摸着扇骨,赞叹道:“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绝了!那扇面又是怎么绘制的呢?”
老师傅放下折扇,又拿起一把团扇,扇面上绘着一幅仕女图:“扇面绘制也有诸多门道。首先要选好纸,一般用宣纸,吸水性好,能让颜料更好地渗透。绘制前,得构思好画面,布局要合理。画的时候,笔法要细腻,色彩搭配要协调。就拿这仕女图来说,姑娘的眉眼、服饰,都得精心描绘,才能展现出神韵。”
裴素云若有所思地说:“师傅,苏扇融合了雕刻与绘画两门艺术,怪不得如此吸引人。”
老师傅点头赞同:“正是如此。一把好的苏扇,不仅是纳凉的工具,更是一件艺术品。姑娘们要是有兴趣,也可以亲手试试制作苏扇。”
蒙丹和林婉怡眼睛一亮,齐声说道:“真的可以吗?”
老师傅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这儿正好有一些准备好的扇骨和空白扇面,姑娘们可以发挥创意,绘制属于自己的苏扇。”
说着,老师傅从柜子里拿出几把扇骨和空白扇面,又摆上颜料、画笔等工具。蒙丹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在调色盘里蘸了蘸颜料,思索片刻后,在扇面上轻轻勾勒出姑苏城的轮廓。林婉怡则仔细挑选着颜料,打算绘制一幅姑苏水乡的美景。
裴素云在一旁看着两人,笑着说:“蒙丹、婉怡,你们可要好好发挥,把咱们眼中的姑苏之美都画在扇面上。”
蒙丹一边画着,一边回应:“素云,你就放心吧。我要把虎丘的雄伟、寒山寺的古朴都画上去。”
林婉怡也笑着说:“我呀,要把那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都留在这扇面上,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姑苏记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