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成单位学习用剧了(2/2)
“这两部剧——一个反贪、一个打黑,涉及的级别高、情节密、触点敏感,说实话,尺度不算轻。”
“您这反派设定到了副国级,纪检、检察、公安多线交织,稍有偏差,就容易被解读成借题发挥,甚至引发外界不必要的联想。”
纪检系统那位代表看了凌远一眼,似乎也在等他如何回应。
凌远语气平和:“我理解各位的顾虑,也知道‘尺度’这两个字,是您们最看重的事。”
“但我想说,我们不是为了尺度而尺度,也不是用高位贪腐吸引注意力。我们要拍的,是极限情况下制度如何修复、秩序如何重建。”
“我们会让观众看到腐败,也看到反腐;看到黑恶,也看到扫黑。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相信——国家还在动,系统还在管,光没有熄。”
说完,他环视了一圈,“如果可能,我们也希望在拍摄前、中、后阶段,能与相关单位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安排专人对接,确保每一个设定都经得起推敲。”
广电政策指导处负责人点了下头,神色缓和不少。
“凌总,您这个态度,是我们非常欢迎的。”
这时,纪委宣传口代表开口:“我们关心的是态度和立场。剧里涉及反贪调查流程,是否按实际情况设置,是否尊重制度逻辑,尤其重要。”
“如果处理得好,这反而是一次正面引导。”
另一侧,公安部宣传干部接过话茬:“我们关注的是执法环节的呈现。基层派出所的节奏,扫黑行动的操作细节,越写实,越容易出问题。”
“我们不反对写实,但越贴近真实,就越不能出错。这种题材要求非常专业,建议先做充分调研,拍之前多走流程。”
他看向凌远:“我们可以配合调研,但前提是剧本得经得起打磨。”
凌远点头:“可以安排专项小组,所有执法设定在拍摄前都进行逐条核实。”
会议室另一侧,最高检的代表也出声:“检察体系的设定不能模糊。法定程序、公诉流程、证据结构、审查判断——哪怕一句台词,都得对得上逻辑。”
“我们会提供完整的流程手册,也可以安排检察官做技术顾问,但剧组要配合。”
广电那位负责人点头:“如果接下来审核顺利,我们建议将这两部剧纳入国家反腐倡廉与扫黑除恶推荐剧目名单,作为部分单位的内部学习用剧。”
“另外,如果制作质量到位,内容过审,我们也会推动这两部剧优先进入央视平台播出序列。”
“不会特殊照顾,但也绝不压价——按行业市场价结算,您这边无需担心渠道问题。”
凌远点头:“我们会按最高水准做内容,能在央视播出,是对创作团队最大的肯定。”
气氛从先前的审慎转为信任,他们看懂了:这个年轻人,是真想把这件事,做得漂亮、干净,也有意义。
广电那位负责人合上资料:“今天听了您这边想法,整体方向我们认可。一周内会形成正式书面反馈。”
他看了眼在座几人:“若立项进入流程,纪委、检察、公安这边也会配合,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纪检代表点头:“方向别偏,细节我们可以帮着修。”
公安宣传那边也补充:“拍得真实,比拍得热闹重要。”
凌远点头:“这不只是剧本,而是我们表达责任的一种方式。”
会议结束后,凌远走出大楼,早有一辆黑色劳斯莱斯等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