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再试云雨(1/2)
这是今年文学双月刊《收获》的第五期。
没有爆款文章的情况下,《收获》的发行量一般情况是略逊《人民文学》的,毕竟后者更有价格优势。
不过这一期《收获》有望打一个翻身仗,因为出爆款了。
从食堂回来后,魏明稍微有些困意,小憩片刻后觉得手腕还有些酸胀,于是先看杂志。
排在目录第一位的就是叶辛的新作《蹉跎岁月》。
此前叶辛凭借《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首登《收获》,当时因为撞上了魏明的处女作《双驴记》,关注度不高。
之后魏明尝试不同题材,而叶辛因为有着长达十年的贵州下乡经历,所以坚持知青文学的创作,于是有了这部让他爆得大名的《蹉跎岁月》。
因为是长篇,只有上部。
而且断的地方恰到好处,让读者欲罢不能地想到了解几位主人公接下来的人生际遇,所以到了下一期结局的时候,魏明记得《收获》发行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了这本刊物的发行巅峰。
看完半本《蹉跎岁月》,
说是完结,其实是不可抗力导致的太监。
作者李克异在去年创作这部的时候突发脑溢血过世了,只完成了这部全四卷的第一卷,后面的只有大纲和简介,即便只有第一卷,也足有30多万字。
可以预见,如果全部写完,这将是一部关于晚清民国乌苏里江东历史人文风貌非常详实的长卷画轴般的作品,对于研究那片已经被苏联霸占的土地很有意义。
魏明继续往下看,哟,还有一篇宗璞老师的短篇《米家山水》,有日子没去看媚儿一家了。
于是下班后,魏明先是去未名湖逛了逛,看有没有钓鱼佬。
未名湖名义上是禁止垂钓的,只是在每年冬天之前由校工进行一次集体捕捞,然后给学生和老师们加个菜。
不过这条禁令对那些教职工家的小屁孩是没用的,偷着钓呗,魏明巡逻的时候看见过好几次,谁会跟小孩子较真呢。
虽然他不爱吃,但兜里一直都有各种果,凭这个换几条小鱼应该不成问题。
从图书馆出来到了未名湖南侧,果然在一块伸进湖里面的石头上看到了两兄弟,也是熟人,平安叔家的邻居,魏明的小读者濮树和他哥哥濮石。
濮石比弟弟大六岁,性格更活泼外向,他手里捏着一根线,线上有一个鱼钩,钩子上是被水浸湿的馒头捏成的面团。
濮石钓鱼,濮树就帮他打掩护。
他们的父亲濮老师还在美国留学深造,母亲是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的骨干,平时也很忙,所以濮树以大哥马首是瞻,一双眼睛里满是警戒,然后他看到了魏明。
“魏,魏老师……”濮树结结巴巴道。
魏明笑道:“抓到多少鱼了?”
见是魏明,濮石也不怕,大方展示着手里的小桶:“两条鱼,三只虾。”
“不错不错,卖给我怎么样。”
濮石道:“卖什么卖,送你了。”
“哟,这么大方。”魏明意外。
濮石道:“最近学了一首歌叫《同一首歌》,听说是您写的,这就算学费了。”
魏明笑着接纳了,并从兜里摸出两块,不能白要。
“不过我没带个兜子,这个桶能不能借我用一下啊?”
濮树问:“魏老师你是要吃鱼吗?这种鱼刺很多的。”
魏明:“不是啊,我是要送礼,送给一只猫妈妈和几只小猫。”
听说有猫,两兄弟立即恳请魏明:“能让我们也去看看吗?”
“可以啊,那你们自己拎着桶跟我走。”
濮石突然感觉手里的线动了:“又来一条!”
路上濮石还问魏明:“外国那个rwhy也是你吗,我爸爸说在美国的书店里还看到你的书了呢。”
魏明点点头:“嗯,是我。”
濮树跟魏明更熟一些,显摆道:“魏老师是不是很厉害!”
濮石:“我还是觉得写歌更厉害,听说日本歌手还送了你一把吉他。”
“是有这回事儿。”
濮石认真道:“我也在攒钱,早晚也要买一把吉他。”
这孩子也是很喜欢音乐的,后来濮树的第一把吉他就是他哥哥留给他的。
到了冯老家,宗璞阿姨也在,而且正在看一份新鲜出炉的《中青报》,第二版上写的正是《勇敢者的游戏》勇闯美利坚,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勇夺儿童类图书销售第一的好成绩!
“小魏,恭喜你啊,我最近不少在美国的同学都提到给他们的孩子买了这本书,看简介上说是一名中国作家,还觉得不可思议。”
宗璞阿姨是清华外文系毕业的,她的同学有不少在国外工作生活。
“哦,不可思议的点是?”
宗璞道:“感觉不像是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下能写出来的故事,非常天马行空。”
不得不说,这些人感觉还真不错。
魏明指了指自己的脑子:“要是没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怎么敢写儿童文学,儿童是最需要想象力指引自己兴趣爱好的阶段,这个小朋友,现在就天天想长大了当警察抓老鼠。”
魏明把腼腆的濮树拉到身前,并介绍了一下他们小哥俩。
如果濮树以后真的因为《黑猫警长》不当歌手了,自己就帮他把那些歌创作出来。
“哟,还带礼物了啊,谢谢你们。”冯老也出来了,不过他这个大哲学家对两个小朋友的吸引力显然不如三只小奶猫。
它们仨已经能跑了,而且不怕人,魏明一叫就都跑过来了,随便让他摸。
魏明看着都喜欢,白猫和三是母猫,性格温柔,只有魏明的警长是公猫,非常活泼,有拆家潜质。
通常母猫对奶猫的母爱能维持一到两个月,现在媚儿对三个崽还是很稀罕的,吭哧吭哧吃着魏明带来的鱼虾,然后就往那一卧,露出双排扣喂奶。
不过等下个月估计就懒得搭理这些往自己怀里扎的讨厌鬼了,所以冯老约定下个月让魏明来领猫。
魏明想想还有点小期待呢,自己也要有猫了!
前世他就养着猫,因此他家深受喜子家那七个葫芦娃的喜爱。
时候不早了,魏明带着两个孩子告辞,又问:“你们是回家啊还是去妈妈那等她下班?”
濮石:“去找妈妈吧。”
于是魏明又带他们去计算机研究所,看着他们乖乖坐在门外才离开。
刚刚在冯家宗璞还过问了魏明长篇新作的进度。
当得知已经写了30万字,还以为马上就能看到了,结果魏明说:“也就写了一半吧。”
宗璞知道后既佩服魏明能沉得住气,这般年龄就挑战超长篇的创作,又有些遗憾,这大半年都没能看到魏明名下的新作品。
想想去年那半年,一个月一篇,还都是顶级文学刊物,简直把文坛轰炸了一圈,那是何等少年锐气,意气风发。
此时再看魏明,才19岁,竟然有了一丝老艺术家的沉稳从容,看来写长篇确实熬人,把年轻人都熬老了。
魏明倒是巴不得自己能显得成熟一些,这样和雪姐霖姐站在一起就更登对了。
不过霖姐显然不这么想,她就喜欢吃小鲜肉,吃了能长生不老。
今天她也看到了《中青报》上关于魏什么海外扬名的最新报道,现在进度条已经到了北美市场,而且销量还是那么好,评价也很高,于是“童话大王”这个头衔叫的更响了。
看来梅琳达为了前男友还真是卖力啊,晚上朱霖一个人在招待所房间的时候暗暗想。
正想着,楼下传达室说有人找他。
谁啊?这么晚了。
朱霖下楼去接了电话,原来是魏明,他告诉霖姐:“明天一早我爸妈就要回老家了,小红住学校宿舍,云云要上晚班。”
朱霖的心砰砰狂跳,她知道自己又能吃肉了,不等魏明说完,她就道:“那你下了班来接我吧。”
这段时间的空窗期对一个身体和心智完全成熟的女人实在太残忍了,关键两人还常有亲密动作,看得见吃不着。
她都担心自己不释放一下会影响接下来的拍摄任务。
第二天老魏也没让儿子送,自己和媳妇带着满满当当的行李坐上了去火车站的公交车,过两天北大放假了魏明和小红再回。
当天下午,魏明提前下班,先是去东方新天地,一是把张瑜的代言海报给梅文化带过去,二是告诉他,晚上和云云可以晚点回家,甚至不回家。
梅文化立即明白了,这是大舅哥让自己再试试啊,那自己就再试试,娘的,拼了!
魏明又问了海报的事:“你到时候打算怎么换,外面还有挂第三幅的空间吗。”
梅文化:“我可以把之前的两幅取下来啊。”
三个月了,更换广告海报也说得过去,更何况张瑜正当红,而且之前那两幅魏明还能永久收藏。
“不过那就只有一幅海报了,是不是单调了点。”魏明道,而且也不对称啊。
梅文化:“我也这么觉得,可如果再加上陈充的海报呢。”
“嗯?你认识她?”
“她也是咱们店的顾客,前两天来过,我就依样画葫芦,送衣服换了一张照片,又找了个画师。”梅文化得意道。
最近陈充在燕京跑关系想要获得出国留学的许可,虽然她是要自费留学的,但国家不点头,她就出不去,为此她甚至请动了文化部的夏老写信。
张瑜和陈充,这两位的堪称当今的两大顶流女星,小梅准备在国庆的时候把她们挂上去,魏明已经能想象到时候得有多火爆了。
不愧是结了婚的男人,小梅越来越靠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