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荡1979! > 第247章 魏明的钥匙

第247章 魏明的钥匙(1/2)

目录

县领导只是吃完饭就马上离开了,魏明名气再大,但秦县长毕竟是一县父母官,姿态可以低,显得亲民,但不能太低,那就成舔了。

不过他跟魏明的交谈中,是真心觉得这个少年见识渊博,博古通今,而且看问题有国际视角,他说的那些国外的事自己都不知道。

难怪他小小年纪能博得如此大名,其实一顿饭的时间根本没聊透,所以秦县长还约了魏明晚上去县城坐坐。

今晚在县剧院有一个为庆祝国庆节的文艺汇演,他诚邀魏明出席观赏。

人家给了这么大的面子,魏明岂能拒绝,哪怕他并不热衷于参与这些政客的活动,但也欣然应允。

秦县长来的时候静悄悄,走的时候全体村民都站在门外恭送。

县长走后,公社的宋书记又坐了一会儿才离开。

然后才是乡亲们陆续散场,而关系好的,住得近的则留下来帮忙打扫,很快乱糟糟的院子就恢复如初了,当然,他们也顺便带走了一些珍贵的剩饭剩菜。

最后剩下的除了魏家人,就是舅爷和范春花这些近亲以及会计贾三等人。

贾三把礼金簿和收上来的礼金交给了正主儿魏解放,并感慨道:“秦县长出手真大方啊!”

老魏瞅了一眼账单,好家伙,足够十块钱巨款!

另外的教育局长和公社书记也有五块钱,这或许可能是秦县长任上平安县唯一的清北学子了,重视是必然的。

贾会计最后统计了一下数字,老魏也算了一下这段时间的开销,好像除了搭上了一头年猪,礼金基本能覆盖支出,也就多花了十几块。

不过这些钱都是儿子支援的,他直接把一大把零的整的票子交给魏明。

礼金簿他就自己留下了,以后有什么人情走动自然由他来支出。

魏明看着怀里这一大堆毛票,只觉得烫手,随手就扔给了小红:“给我干嘛,她的升学宴收的钱她自己留着。”

小红也不好意思收啊,然后又转给了老娘:“娘你们到了京城不是要做生意吗,这个你们留着当本钱吧。”

见老娘犹豫,魏明也道:“那你们就拿着吧,算是小红的一片孝心了。”

下午魏明稍作休息,然后垫吧了点就骑着摩托去了县城剧院。

毕竟是小县城,也没什么攒劲的节目,就是一些唱歌和诗朗诵,连个相声都没有。

表演者基本都是县里各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积极分子,有些还是有几分姿色的。

只是唱的歌,朗诵的诗歌都是那种红色歌曲和诗词,稍显老套。

不过魏明的两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同一首歌》也被编排成了节目,前者独唱,后者是县一小的小朋友们一起表演的。

《同一首歌》首登场的新星音乐会恰好是今天开始在全国播放现场录像,不过前些天已经通过广播散播开了,于是这个节目被临时加了上来。

当时秦县长其实也没想到魏明会回来搞一个升学宴,今晚恰好让他看到了老家人民对他这个大作家大艺术家的热情。

本来应该台下观众给台上表演者献花的,不过今晚倒了过来,台上表演的小姑娘一上台就捧着一朵花,表演结束后径直跑到

担当如此重任,小女孩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父母也都是机关里的干部,事先指导老师也给她再三叮嘱叫她记住魏明的脸。

其实也很好记,第一排最年轻最英俊的就是,不瞎的都认不错。

见小朋友跑下台冲自己而来,魏明经过片刻错愕后忙站起来接过花,还跟她握了握手,说了声:“谢谢小朋友。”

这还不算完,还有人专门给两人合影。

秦县长把自己捧得有点高,所以当晚会结束后,当他问计魏明该如何发展平安县经济的时候,魏明是真的搜肠刮肚帮他想主意。

“产业分三种,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秦县长有没有考虑过搞大棚蔬菜。”

“大棚蔬菜?”

“对。”

秦县长:“我记得前年去首都开会,是个冬天,但是却吃到了西虹市和黄瓜这些夏天生长的蔬菜,听说甚至还有西瓜呢,但我没吃到。”

魏明:“对,这就是大棚蔬菜的优势,可以在冬天丰富人民的餐桌,经济效益也更好,像首都的冬季鲜菜基本都是海店那边四季青公社种植的,而我跟四季青公社的人也认识。”

他时不时还能看到老农卜大春赶着骡车来北大送菜,而卜大叔的儿子卜算子已经去美国留学了。

秦县长眼前一亮,不愧是魏明啊,京城人脉王!

魏明继续道,“如果县里决定做,我可以帮忙联系学习技术,四季青公社的大棚技术都是从日本学来的。”

秦县长心动了,又问了一些大棚蔬菜技术的细节,以及价格问题,听到相比夏天的价格甚至能翻倍,他的眼睛更亮了。

魏明不仅说了这里面的前景,也说了存在的风险:“冬季首都对鲜菜的需求量其实是有很大的缺口的,四季青顶多能满足燕京的干部们,有多余的,还能让大学生们吃上一些,普通老百姓能吃到的就不多了,平安县距离燕京虽然不算远,但毕竟不是燕京,蔬菜又不耐颠簸,我们也没有直通燕京的火车,这是需要考虑和调研的。”

魏明就怕当官的一拍脑袋就引导老百姓种这种那,养这养那,前世老魏也上过这方面的当,种出来发现没人收,或者根本运不出去。

所以魏明提醒县正府一定要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不要把风险丢给百姓。

现在正处于土地制度转型阶段,好几次开大会都在释放信号,以前都是一个大队集体统一耕种劳作,以后就是各家各户管自己了,风险也从村集体分散到了家家户户。

听完魏明对农业的建议,秦县长道:“那第二产业工业呢。”

魏明想了想:“你知道丝网吗。”

他无耻地把隔壁安平县的发家手段拿了过来,至于秦县长看不看得上就不是魏明能决定的。

而第三产业,实在有些难为平安县了,现在讲这个也不合时宜,老百姓都还没富起来呢,说啥第三产业啊。

看完节目又跟县长聊了这么久,已经很晚了,魏明把花别在耳朵上,骑车回家了。

走之前魏明给秦县长留了家里的电话,如果想要考察四季青公社可以提前联系他。

回到村里,魏明还特意跑了一趟老支书家,跟他说了这个大棚蔬菜的事。

“如果到时候县里决定考察,我会让他们叫上您,您再带个擅长摆弄蔬菜的村民,跟着过去学一学。”

“好,好啊!”老支书知道这是小魏明给他们找的生财门路,这叫致富不忘家乡啊!

明天魏明就要和小红回京城了,魏明不仅要继续创作,而且还要备考月中的函授大学考试。

至于老魏和老娘,他们还要在家住俩天,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毕竟这次离开,下次可能就要等到春节前才能回家了。

等老魏把老娘送回燕京他再回山东的剧组,陪剧组走完最后一程。

“另外儿子你说的小狗,我记得我们拍戏那个村子里就有猎户养的土松,个子大,体力好,无论是看家护院还是打猎都不错,你觉得咋样。”

“土松,可以啊。”魏明点点头,这狗在本土犬里算是颜值不错的,而且个子大,智商高,也确实能唬的住人,后世国内曾翻拍过《忠犬八公》,用的就是土松犬。

第二天,魏明兄妹告别父母,启程回京,火车上的魏红照常拿出魔方显摆,要不是魏明不许,她都打算在火车上摆摊了。

拧魔方,赢了我,我给你一块,输了我,我只要你一毛。

她觉得这样的话自己到了京城就能实现财富自由了。

跟普通人玩这个确实有些太欺负人了,所以回到京城后第二天魏红就迫不及待地带着魔方回了学校找她那些天才同学去了。

魏明落了个清静,写写书,然后复习复习,一天就过去了。

不过昨晚云云就没回家,今天到了下班时间她又没回来吃饭,于是傍晚魏明骑上摩托车去了一趟东方新天地。

老远就能看到张瑜和陈充的海报,和龚樰朱霖含情脉脉的对视相反,梅文化故意把她们挂成了互不看对方的样子。

这样经常逛这里的顾客一下子就会发现换了海报,然后惊喜地发现竟然是陈充和张渝,并产生进来看看的冲动。

不过这个时间点魏明想进去似乎有些困难,顾客太多了。

这时候的国庆假期没有旅游,除了看看电影也就是逛逛街,而且逛街还是独属于大城市的娱乐项目,像老家县城的街也没啥逛的。

于是魏明跟门外面做裁缝活儿的兰芹聊了起来。

“魏老师来啦……生意好着呢!尤其这两天比以前还好呢!你看我这都压了多少活儿了,根本忙不过来。”

“大嫂你这快生了吧,到时候这摊子怎么办啊?”

兰芹笑道:“不怕,我婆婆也会用缝纫机,到时候她来替我。”

魏明和兰芹嫂子正聊着,刚收了一笔钱的梅文化总算看到了魏明。

魏明凑近了问:“昨天云云就夜不归宿,今天还回吗。”

小梅有些春风得意道:“不回了,我们家已经收拾出来了!”

“啥!”魏明惊喜道,“团结湖的房子装修好了?”

“对啊。”

听到这个好消息,魏明再也顾不上小梅和云云了,当即骑车去了团结湖。

结果家里雷师傅还带着徒弟们在干活。

“魏老师你来的太巧了,我们正要收拾走人呢,你看看装的行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