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最好的生“日”礼物(1/2)
第256章最好的生“日”礼物
龚樰第一时间捂住自己的嘴,要不然肯定要惊叫出声的。
魏明把门一关,随意道:“你随便坐,我先洗漱一下,哦,这是正常的,不用太在意。”
趁着魏明去洗漱,龚樰偷偷把一个东西放进枕头
等魏明出来了,裤子也不穿就抱着雪姐姐啃了起来,口齿非常清新。
雪姐姐感觉自己的内衣又要遭殃了,赶紧推搡着魏明:“今天不是说好要出去逛街的吗,还有看电影。”
魏明抱着娇小的雪姐姐,然后低头看了一眼。
好姐姐轻轻安抚着:“要不我用手”就像上次在四合院那样,第一回生,第二回应该熟了。
魏明没答应,起身去穿裤子,留着晚上还要用呢,现在只能克制。
“那我们去哪里逛啊”下了楼,龚樰笑问,“我可以给你当向导。”
“先吃早饭吧,魔都早餐都吃什么呢。”
“吃小馄饨吧,那边就有卖的。”
“好,听侬的。”
早上垫吧了点,龚樰再次征询去处。
魏明边走边说:“我想在魔都给我们买一套房子,你知道要去哪里吗”
听到这话,龚樰整个人都怔住了,羞意和爱意交织,感动和兴奋并存。
“买,买房子啊”
魏明:“对啊,买房子。”
要是有自己的房子,昨晚估计就能成了。
但龚樰还是劝了一句:“在燕京不是买了四合院了吗,你都两套房了。”
不,是三套。
魏明解释道:“可你在魔都啊,不管你将来落在哪,你的娘家在魔都,那咱们就在魔都弄一套房子,不要替我心疼钱,你都不知道我有多有钱。”
龚樰确实想象不出来,买了四合院,还能有一万吗
不过买房子这个问题也难到了龚樰,现在的房子基本都是要靠单位分,虽然从去年开始自上而下地推动商品房建设,但反应还没这么快。
听说魔都也盖了商品房试点,但就二十多套,而且只卖给华侨,魏明虽然有外汇,但没有资质。
然后就是那些本来就持有私人房产,有意出国的人了,就像在燕京买四合院一样。
见雪姐也给不出什么好建议,魏明提议:“哪里的老洋房多啊,咱们看看有没有人想卖的。”
燕京的四合院开始退还给原主了,想必魔都的老洋房也应该陆续发还了,未尝就碰不到想出手后去国外的,毕竟这里是大魔都,出国率比燕京还高。
这个龚樰倒是知道。
“我们所在的静安就有不少老洋房。”
静安这个区并不大,但当年曾经有张园、徐园、愚园、辛园、南园、爱俪园等十数座私家园,可以说是豪富云集。
龚樰回忆了一下:“我记得六院附近就有,我们去那里看看吧。”
她对这个地方记忆比较深刻,因为小时候大哥生病在这里住过院,记得那边有很多漂亮的西式洋房,但只能在墙外面看一看,那时她就想,住在里面的肯定都是公主吧。
后来知道了,不是公主,是干部,干部们办公的地方。
“远不远”魏明问。
“不远,沿着陕西北路一直走,二十分钟以内就能看到了,听说好多名人故居呢。”
二十分钟不算长,魏明跟雪姐悠闲地漫步在魔都街头,总体而言,魔都女孩的衣服更新潮一些,如果东方新天地能开到这边来,估计市场会更大。
不过现在已经没意义了,据龚樰说,已经有新天地模式的服装店开业了,无论是服务还是衣服都是照抄新天地的,生意相当不错,而且还不止一家,但都是个体户。
没想到反倒是魔都的个体户同行动作更快一些。
两人沿着陕西北路一直走,来到了燕京西路的交叉点。
龚樰说:“这里就有很多老洋房。”
而且还有一个公园,两人在公园附近就看到了一座,有着明显欧洲建筑风格,魏明当即想过去看看。
龚樰直接道:“这里好像是中华书局《辞海》编辑部。”
魏明失望:“有单位的啊,不知道以前的主人是谁”
“这个啊,以前是何东公馆,何东侬晓得伐。”
一个老头的声音从魏明龚樰身后传来,对方衣着考究,年纪虽大,但风度不减,俨然一副魔都老克勒的做派。
“何东”龚樰是不晓得的,不过魏明晓得。
“老先生,您说的可是那个在香港呼风唤雨的何东。”
“哦,年轻人有些见识啊,没错,虽然他们一家主要生活在港澳,但在魔都也是呼风唤雨的,投资了很多公司,以前北外滩的大名路、塘沽路、南浔路、峨嵋路一带的房地产,几乎全部是何家的产业,还有那边的太平园也是何东家的,不过建国后就都收归国有了。”老头说起这些魔都陈年往事来头头是道。
作为香港第一个首富,老牌四大家族之首,何东家族的产业确实很多,后来的澳门赌王何鸿燊多少也是沾了他这个伯爷爷的光。
魏明很开心,总算遇到明白人了,说不定能对自己的购房大业提供一些帮助。
“老先生,那你知道有没有老洋房还给个人了,而且有意出售的呢”
“这附近的老洋房基本都有单位占着,也没听说哪栋还给个人了,小伙子你打听这些干什么。”老先生反问。
魏明实诚道:“我是外地的,我对象家也住不开,所以就想买套房子。”
老头乐了,感觉很荒谬:“这些房子是你这种年轻人能惦记的吗,简直异想天开!”
魏明也笑了:“这跟年龄没关系吧,而且买房不是看钱多钱少吗。”
老头重新打量起魏明,心想难道是哪家的公子,看他旁边跟着一个漂亮姑娘,感觉很有可能。
对于这种靠着父辈余荫招摇过市的年轻人他向来是很不屑的,但赚钱不寒碜。
“如果我真的帮你找到了,而且还谈成了,我得要辛苦费,五……三个点。”老头本来伸出一个手掌,最后变成了三根手指,五个手掌感觉有点太贪婪了。
魏明首先问:“不知老先生怎么称呼呢”
“我姓费,你可以叫我一声爷叔。”
“如果真能谈成,三个点不是问题,不过爷叔您劳累,我想问一下觉园二号在哪里,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老费诧异:“觉园二号石家的觉园二号楼”
魏明:“正是。”
“小伙子你贵姓”
魏明:“我姓魏,跟石家沾点亲。”
龚樰听魏明说过,他祖父的姐姐当初就是嫁了一个魔都银行家,应该就是这个石家。
老费道:“那你跟我过来吧。”
觉园,之前叫南园,原来的主人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老板简照南和简玉阶兄弟俩,面积足有15000平方米土地。
当简照南去世后,弟弟按照他的遗嘱把一部分土地捐给了佛教净业社,其余地皮分块出售,由各售地业主建造了22幢洋房,其中包括老蒋的好兄弟的戴纪陶,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等。
另外还有一个石家,买了两块地,分别是觉园二号和十六号,前者是大房在住,后者由二房住。
魏明的姑奶奶魏琳笛当时嫁的就是石家的长房长孙,住在觉园二号。
石家的生意很多,包括银行、医疗、铁路、水电厂等,官方也有势力,家中还有人是驻美大使。
所以在姑奶奶的公公去世后,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因为看清了局势,于是他们一家都移民去了美国。
这个局势就是,老蒋赢不了,但他们留下来也必输。
据说姑奶奶家在美国依然在搞银行和医疗产业,算是混的最好的一小撮华人。
前世魏明只是从小姑姑口中听过一些姑奶奶家的情况,她年轻时在美国留学,无论是择校还是住宿都是姑奶奶一手包办的。
只不过魏明跟小姑相认的时候爷爷辈的三位老人都已经过世,魏明也没有特意跟美国那边走动。
不过台湾的大爷爷和美国的姑奶奶一家倒是关系密切,恐怕他们都不会喜欢爷爷和他背后的势力吧,要不然他们照样能在大魔都过着夜夜笙歌的日子,何苦远渡重洋,寄人篱下。
“就是这里了。”老费指了指前面的一套大宅,气派还要胜过刚刚的何东公馆。
魏明看到门口挂着牌子,现在是魔都电气进出口公司的办公场地。
这个位置,还有这个建筑,魏明回忆了一下,前世好像是毕加索纪念馆,也算是一个网红打卡地,很多网红喜欢在这边拍照,就连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也曾在这里取景。
原来这就是姑奶奶家啊,他还曾带小女朋友来过呢。
而据老鬼的信上说,他当初在魔都很多时候都是住在姐夫家的,依托着石家的势力,做成了很多地下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