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天子宁有种 > 第137章 英雄迟暮

第137章 英雄迟暮(2/2)

目录

整个青泥岭就是一条背卧山脉的绵延长坡,中间和两边的高度落差足以一百多米,不管从哪头走,都需要费劲的爬上爬下。

李廷珪心下忽然有些不安,自己带的这些禁军精锐,若是打不过周军的话,怕是都要交代在这里。

青泥岭的地势实在险要,一旦大面积的溃败,根本跑不快,只能被周军追着肆意屠杀。

驻守固镇的军队那么着急的撤退,也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没信心能打得过周军,所以才会趁早跑路。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军队已经到这里了,硬着头皮也得上。

李廷珪回头看向跟着爬上来的部将,皱眉问道:“前天抓的那两个替周军打探消息的山民,说周军全都守在固镇,没有派兵堵住青泥岭以北的那处隘口。这消息可派人去确认过”

部将连忙回道:“周军散出的斥候看得紧,咱们的人靠近不了固镇。不过那处隘口倒是派人去看过,确实没有周军活动的迹象。昨天末将已经让十几个斥候在附近守着,一旦周军有什么动向,立马回报。”

李廷珪闻言安心不少,只要那处隘口没被占着,自己就能安稳的带人去驻扎,就算打不过周军,起码退路还有几分保障。

两三千个蜀国禁军士卒,加上运送后勤辎重的民夫役卒,浩浩荡荡近五千人缓慢向前移动。

青泥岭大路还算宽阔,可以让两辆大车并行,道路也有官方定期修缮维持。

但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创造出来的地势,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只能勉强做到让路尽量平坦些,该爬的山该过的沟,一个也少不了。

行军的队伍赶了半天的路,也才走了十几里而已,主要还是后勤拖累了速度,但蜀军又不可能抛下粮草孤军深入。

毕竟蜀军没法做到周军那般强悍,一路攻城拔寨靠吃蜀国的屯粮就行。这次翻越青泥岭进攻固镇的行动,李廷珪本来就没多大信心,打定主意要稳扎稳打,后勤保障自然是重中之重。

临近中午。

李廷珪下令军队停下,就地生火做饭。按照古人们的生活经验,喝太多生水容易坏肚子,能烧开了喝一般都愿意生火烧水。

数千人的队伍拉开的很远,从头到尾传达一遍军令,少说也要半个时辰。等接到命令陆陆续续停下,又要大半个时辰。

离主将最近的中军士卒已经开始吃饭,最前面的部队却还在忙活着生火。

李廷珪随便找了处干净些的草坡,也不在乎什么大将的风度,端着铁盅就一屁股坐了下去。

亲兵递给他一块烤过的麦饼,李廷珪跟普通士卒一样,把麦饼掰开丢进咸肉汤里,唏哩呼噜的往下咽。

吃完了一整块麦饼,李廷珪还有些意犹未尽,隐隐觉得这麦饼比在成都吃的那些珍馐佳肴还要美味几分。

或许是在成都享受了太久的安乐生活,这次出征让他又怀念起曾经的那段热血时光。

只可惜物是人非,当年一起入蜀的同袍,大多已经不在,剩下的那些人也不再有锐气,过惯歌舞升平的富贵日子,谁还想去战场上玩命

李廷珪又不免想起了那位周军的前锋主将李奕……一个刚过加冠之龄的年轻大将,正是为了建功立业敢打敢拼的岁数。

对方仅仅了一个月就把秦、凤的蜀军打得抱头鼠窜、闻风丧胆。

不愧是能在忻口力退辽国军队的猛将。

想到这里,李廷珪心中升起一股“英雄迟暮”的感慨。

这天下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像自己这种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伙,何苦赌上后半辈子的名声来拼一把

只可惜世上的许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的。

就在李廷珪思绪飘荡间,突然有一名小校连滚带爬的奔来,一边跑一边疾呼道:“不好了,前面冒出来好多周军的人马,漫山遍野的都是人,前军已经被击溃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