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七十年代男知青 > 第 10 页

第 10 页(2/2)

目录

这个张家海哪里有社员说得那么好?

不过,看建设今天的表现,给他记四分算是多得了。

“不过。”队长又说道,“你还有进步的空间。当初季冬也是做不好,天天都偷懒,现在很勤快,天天都拿全工分。”

“你加油,努力。”

季冬:……

事事都扯上他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给他拉仇恨?

这万一这两个人恨上他,想办法给他找茬咋整?

这不好,一点也不好。

“队长,你就别拿我做例子了。”季冬沉下脸,明眼都能看出他的不高兴,“我又不是什么好例子。”

“再说了,不怕比较,就怕人比人。他们两个才刚来,对大队里的活还不是很熟悉,多练就好了。”

“不要跟别人比,跟自己比就好。明天努力比今天进步一些,比今天多赚点工分就成了。”

“再拿我跟他们比,我可是要生气了。”

队长一噎,深深地看了一眼季冬,见季冬还是沉着一张脸,顿时不敢说些什么了。

季冬现在可是大队长的红人,而大队长却并不是他本家的张家栋做了,而是张军做了。

要是他真的惹恼了季冬,回头季冬在大队长面前说他的坏话就不好了。

“季冬说得对。”队长噎下心里的气,笑了笑,说着,“不要跟别人比,就跟自己比。”

“建设,明天你就不要磨洋工了,好好干活。干得好的话,那工分就高了。”

“干不好的话,我不会像今天这样为了照顾你而给你记那么多的工分。”

“一两分也是可能的。”

“你要是一天只赚一两天,年底是不可能分到粮食的。当然,你可以出钱来买。”

建设被噎住了。

他当然没有那个钱。

要是他有那个钱的话,他今天肯定不会出来干活,而是在知青院里躺着了。

“好的。”建设生硬地应着,而后转身就离开。

他就知道,这个生产大队一点也不好。

回到知青院之后,建设就和弄浩然抱怨起来。

弄浩然阴着一张脸,说:“行了。你也别说那么多了。你家里要是有门路的话,弄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那样就少干很多活。”

建设喃喃,说些什么话都听不清楚。

他家要是有本事弄到这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他当初就不用下乡当知青院了。

弄浩然这话说了当没有说。

他抬眼看了一下弄浩然身上的山装,打定主意明天下地的时候多出些力气。

毕竟弄浩然家里有钱,可以花钱来买粮食,而他家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买粮食。

第二天,队长明显发现建设干活的速度快了很多,但是弄浩然却是像昨天那样,虽然没有铲坏苎麻,但是干得非常地慢。

队长提醒了很多次,见弄浩然一点也不改,还是原样,气得当天下工的时候,让记分员只给弄浩然记了两分。

弄浩然看到那鲜红的两分,气得当场就跳起来。

“怎么给我记那么少?”弄浩然质问队长。

队长冷笑,说:“能给你记两分就不错了。”

“照你今天的工作效率,要是换个队长,估计只给你一分。”

“或者一分都不给。我都提醒你多少次了,不要磨洋工,不要磨洋工,人家建设听得进去,今天已经改了,但是你还没有改。昨天还没有磨得像今天那么厉害,今天,呵。”

“我不服。”弄浩然梗着脖子叫着,“我那么勤快地干活。”

“勤快?你哪里勤快了?”

弄浩然举起自己的,说:“我今天拿铁锹拿了一天,都酸得拿不起筷子,就这,你竟然只给我记两分!”

该给他记十分才成。

“呵。”队长又再次冷笑,“你自己看了一下你铲了多少列的苎麻?你是一个化人,应该算得比我清楚!”

“是的。你一整天都在干活,但是你他妈的,干了一整天就铲了两列的苎麻!别以为你东窜窜,西窜窜,我就不知道你干了多少活。我这双眼睛比孙悟空的眼睛还要灵呢。”

“嗤。想闹就不要在我这里恼。你要是觉得我给你记得少了,你去找大队长!”

“我们第生产小队的全体队员的眼睛都看着呢,由不得我弄虚作假!”

“也由不得你弄虚作假!”

“算了算了,不跟你计较。”弄浩然听着队长张家海这么一说,心里发虚,摆而后转身就离开。

看到他离开之后,队长往旁边吐了一口唾沫,说:“这个弄浩然只把自己当成聪明人,把别人都当成傻子了。”

幸好他不是傻子。

这一次,建设得六个工分。

张家海拍了拍建设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干,踏踏实实干,我看好你哦。”

建设高兴得脸都红了。

季冬照样得了十分。

建设看到季冬那十分,握了握拳头,打定主意自己还要多努力一些,也像季冬这么赚得十个工分。

到时年底分的粮食多了,他还能补贴家里一些。

回去的路上,队长叫住建设,说:“对了,我听说你和弄浩然想租社员家里的房子?和大队的社员搭伙?”

“大队长已经帮你们问了。”

不过,经过这两个人这两天的表现,本来是有意的社员,全都不愿意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家愿意的,怕得不到这好处,就托他过来问问。

“我不租了。”建设立马就摇头,“前几天刚来,不习惯,所以就想租。但是在知青院里生活了几天,已经差不多习惯那里了。不换了。”

“知青院里都是知青,大家都是年青人,有话聊。”

他才不出去租房呢。租是租得起,但是要给那么多粮食,并且给了那么多,最终到自己的肚子里还不知道有多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