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我洗洗就来(求月票)(2/2)
刘晓俪他们都已经睡下了,但是他回来的时候,刘晓俪却还是醒了过来。
“多鱼,是你么”
“嗯,是我,你先睡吧,我洗洗就来。”
两人小声对话,卧室很快归于平静。
过了一会儿,等王多鱼洗完澡出来之后,刚躺下来,刘晓俪马上凑了过来。
搂着说了一会儿悄悄话,王多鱼突然问道:
“我们下个月要不要去疆省那边逛一逛”
“疆省那边太远了吧”
疆省距离冰城这边确实很远,差不多四千公里的直线距离,总之非常远。
跑去那么远的地方游玩,一般人还真的想不出来呢。
不过王多鱼却是早就想去了,因为疆省那边的秋天,跟其他地方的秋天,完全不同。
冰城这边的秋天又太短了,因为很快就冬天了。
其实现在的冰城,就已经是秋天了,秋意也算是较为浓郁了。
但冰城的秋天景色很一般,一片萧瑟的景象,几乎毫无生机可言。
当然,秋天本来就是万物寂寥,没有生机也很正常。
不过疆省那边的秋天可就美多了。
现在的王多鱼,在没办法狩猎的情况下,出去走走看看风景,散散心也挺好的。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多带孩子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特别是现在的王君宏,他都已经四岁多了,快五岁,再不带他出去玩耍,只怕他很快就要上小学,然后很快就长大了。
孩子就是这样,长大好像就是眨眼间的事情。
“远是远了一点,坐飞机要坐到屁股疼,哈哈”
王多鱼笑了一下,接着说道:
“我们过几天就先去京城,在京城过完国庆节,然后就乘坐火车往西北那边去,不坐飞机”
听到他的话,刘晓俪考虑了一下,道:
“我现在已经怀孕了,不是应该待在家里养胎才对么”
“你是怀孕了,但你又不是坐牢了,为什么不能出去我们乘坐火车,就是避免你过度疲劳嘛.”
两人聊这些话题,刘晓俪总是说不过他,不是因为王多鱼有很多歪理,而是他更加聪明。
当然,王多鱼他自己也没有说错,怀孕了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能做了,并不是这样的。
顿了顿,这个时候王多鱼又突然说道:
“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每天抽时间出来看医书,研究一下这个所谓的医药学、中医学什么的,到时候说不定我还能给你们看病呢.”
“你学医这不是开玩笑嘛!”
刘晓俪眼里顿时带着疑惑,不敢相信地问了一句,接着摇头道:“还是算了吧,你一个大数学家不专注你的科研工作,反而去学习医学,这是不务正业,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肯定要说你了”
此话有理,但王多鱼会听么
他想干嘛,别人还能管得了他么
“就这样决定了,从明天开始我每天抽时间出来看医书,等我们从疆省回来之后,我就找人学一学这个把脉之类的,嘿嘿.”
就在王多鱼跟刘晓俪说着夫妻之间的睡前悄悄话时,另一边,sh市政府大楼,夏华荣、张岳斌等人已经欢欣鼓舞地庆贺了起来。
“还是太谨慎了,才投了两亿美金,要不现在再多加一点”
高兴过后,夏华荣便不由后悔地拍大腿。
上海有钱么
当然有钱,只不过外汇确实没有多少,但如果要凑一凑的话,还是勉强再能够凑出来一点资金的。
这个时候有人却迟疑地表示了反对,毕竟广场饭店的协议虽然出来了,但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时候再投资的话,应该赚不到多少了吧
另外一方面,协议是协议,但具体能让日元升值多少,谁知道呢
与此同时还有一人突然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竹下登愿意签下这样的协议文件呢
此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相对比广场协议本身的内容,以及日元升值给大家带来的欢喜,那么日本为什么愿意签订这个广场协议也同样十分重要。
“废话,他们敢不签么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东京湾外面有什么.”
张岳斌冷笑一声。
这个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吧,但应该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众人讨论了一会儿,有陈述日本本身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还有其他等方面的原因。
比如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嘛。
日本每年都从美国那边赚走了那么多钱,几百亿几百亿美金的地赚,别说美国了,就算是换做是我们,那肯定也不乐意也。
碰巧美国有这样的实力收拾对方,所以竹下登不签,行么
“或许问一问王教授,他估计能够知道一些.”
“明天再问吧,这个时候打电话,只怕王教授不会接电话的”
众人聊了一会儿,有人提起咨询王多鱼,不过却被制止了。
而关于继续增加投资的事儿,又再次被提起,然后又被推到明天给王多鱼打电话时再问。
于是就没有然后了。
几乎同一时间,广州这边,袁友兰他们也同样非常高兴。
毕竟赚钱了嘛,谁不高兴呢
都很高兴,并且就这件事而言,广州这一波,绝对赢麻了。
三亿美金的外汇,那么最后能够挣多少钱,真不好说了。
只是广州这边想要继续增加投资,却是很难了。
除非从其他方面想办法,嗯,贷款!
提起贷款,这点就不得不聊一聊之前袁友兰他们派遣专人前往日本的事情。
那会儿越秀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没多久,好几位领导带着资金前往日本,忙完了工作之后,临走之前跟旺旺集团的郑宝印他们见了一面。
郑宝印以前没少前往广州,所以跟广州这边的领导也是蛮熟悉的。
见面过程中,越秀公司的领导就询问了关于日元投资的事情。
郑宝印也是老实,简单说了一下贷款的事情。
当时越秀公司的领导都被震惊住了,原来金融还能这么玩
只不过这种手法也太惊人了,一个搞不好,那就是亏死呀。
然而郑宝印背后是王多鱼,当然是不怕的。
之前袁友兰他们虽然是全压了,让越秀公司直接拿出三亿美金来投资日元升值的事情。
但现在看来,还是不够果断呀。
虽说贷款不够稳妥,风险非常大,但是现在看来,日元升值已经板上钉钉,绝对不可能出现问题。
那么要不要继续加大投资,全看他们自己的了。
袁友兰他们没有商量出结果,然后还是选择询问王多鱼。
结果就是第二天,王多鱼接到了好几个电话。
夏华荣打过来之后,将问题说了出来,王多鱼没有给建议,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反正他不会负责任,也不会再建议对方。
至于说竹下登为什么会乐意签订那份广场协议,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日本堡垒式的产业结构和这些大公司的形态。
大家都知道,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无比,但大部分产品都销往了美国,美国是日本的最大买主。
这种产业结构跟堡垒一样坚固,封闭了外来资本的进入,导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日本的经济实际上是被控制的。
因为日本只往外出,而没有进口,只有流而没有通,形成了日本的单边贸易。
不管日本的产品多么精细化,多么的物美价廉,但都始终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假如别人死活都不购买,怎么办
以前日本的商品为什么那么牛逼
还不就是物美价廉嘛,但如果日元升值,那么这些产品不就不那么便宜了嘛,使得日本的商品一下子对消费者失去了吸引力,在市场上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这个问题也是日本这种堡垒式的大企业留给日本的大隐患之一。
竹下登他们这些人当然想到了这些问题,所以才会如此卖力地迎合詹姆斯贝克他们,即便詹姆斯贝克他们提出了相对过分的要求,但竹下登他们也不会拒绝。
因为还有第二点的原因,同样非常致命。
日本存在这种堡垒式的大企业,比如东芝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索尼公司等,他们是一股确确实实存在的力量,且这一点跟欧洲比较类似。
但是由于美国和日本是极其精密的‘朋友关系’,因此才实现了堡垒式结构的一个复刻。
简单来说,那就是美国就是顾客,而顾客就是上帝,而日本则是为美国提供商品,美国则是为日本提供市场。
如果美国不再把订单抛向日本的时候,失去了收入的日本,自然就陷入困境之中,那为什么日本非要接受日元升值,却不愿意去发展中国家寻找市场呢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日本商品不断精细化,比如汽车、电视机、冰箱空调等,这些精细化的产品势必在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市场没有什么竞争力。
拿哈工大一系的雕牌公司、华信公司等企业的产品来举例,为什么小灵通手机、个人电脑等产品在欧美市场大杀四方,可是在国内却没什么销量呢
不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根本没有任何的市场嘛,因为这个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都在混温饱,怎么可能有钱购买小灵通手机、电脑等高端产品
但为什么是雕牌公司、华信公司这些企业能够杀出重围,但日本的丰田汽车、索宁收音机、东芝公司的洗衣机等在欧洲却不行么
首先简单说说王多鱼的聪明之处,看看哈工大一系生产的产品,比如电动自行车、小灵通手机、存储器、powerbook笔记本电脑、掌上游戏机等,这些产品都有一个特点:要么物美价廉要么市场上没有。
就说宠物蛋游戏机好了,这款产品全球就只有海豚游戏公司才有,所以它能够畅销全球,欧洲市场也拒绝不了。
电动自行车这款产品也同样如此,全球市场如何拒绝呢
王多鱼搞出来的产品,根本不是已经卷生卷死的汽车、空调、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等产品,不是王多鱼他搞不出来,而是太卷了。
这部分市场,哈工大一系的企业想要卷进去,即便有强大的人力成本优势,但也未必能够竞争得过人家日本和欧洲的企业。
其次再来聊一聊日本为什么进不去欧洲市场的原因。
因为欧洲和日本的企业布局结构是非常类似的,可以说是基本复刻,欧洲的那些大企业也像堡垒一样易守难攻,所以日本的产品进不去。
最终导致日本就陷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停滞和僵局。
美国能够看得到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一九八五年,每年都被日本赚走几百上千亿美金,那么日本岂能看不到
所以早几年的时候,日本就已经想要改变了,但却是发现根本做不到。
那为什么日本就是不能发生转变呢
这就是为什么竹下登不得不在协议书上面签字的最重要原因了,因为一切木已成舟。
日本的那些堡垒式的巨型企业,比如东芝公司、索尼公司、丰田汽车等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年累月地积累,旧势力不停地控制着新势力。
层层迭迭,错综复杂。
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压制效应,所有这些巨型企业就跟堡垒一样,完全连接在一起,上下关系极其固化,基本上不可能被撼动。
竹下登他们这些人想要改变,让日本的经济模式发生改变,改变产品的模式等,结果却是因为这种模式太过僵硬,失去了自己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这就是典型的船大不易调头。
王多鱼为什么要让哈工大一系的企业搞出来这么多公司
还不就是担心这样的情况发生嘛。
华信公司、雕牌公司、海豚游戏等企业,都是独立个体,即便在发展的早期,王多鱼自认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对的,但未来呢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这样搞,给到这些企业相对自主的权力,让他们自己来动手丰衣足食。
现如今的日本,其实就是一个被自己捆住手脚的巨人,不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向还是想实现产品的变化,都几乎不可能。
另一方面就是旧势力不断压迫新势力的这种模式,任何创新企业想要在日本崛起,都非常困难,因为这势必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压迫。
既然竹下登他们已经拒绝了转变,现在被迫要求日元升值,竹下登他们也知道不能签,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签不行。
以上两点,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夏华荣听完之后,不得不佩服地连连夸赞了好几句。
因为王多鱼真的说到了点子上,把日本经济看的非常透彻。
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两点,那么夏华荣也已经明白了王多鱼的意思。
那就加注。
因为日元升值肯定不会停止,欧美国家都是贪婪的,如果没有啃下来最大的一块肥肉,势必不会放过竹下登他们这些人。
在确定了这样的情况下,那么夏华荣他们再加注,去分一杯羹,捡点漏,应该问题不大吧
外汇市场很大,谁都可以上桌,但究竟是瓜分蛋糕的人还是被瓜分的蛋糕,那就是各凭本事了。
电话挂断之后,王多鱼沉默了一会儿,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电话又响了起来。
他不得不接,因为如果他不接电话,袁友兰他们这些人还是会通过其他办法找到他,甚至是直接跑过来哈工大这边堵人。
既然这样,王多鱼跟袁友兰通电话的时候,便决定挂断电话之后,立马开启信号屏蔽,然后拔掉电话线,接着准备前往京城。
继续留在哈工大这边,搞不好他真的没办法安静下来,还不如去一趟京城,忙完工作之后,直奔西北而去。
毕竟接下来都是日元升值的大新闻,到时候他想要过平稳生活,几乎不可能。
所以,与其被打扰,还不如直接跑路。
反正他们只需要将手里的资金持有到年底,要不然就是年初,日元升值必然会来到最高峰。
到时候他们再抛售就可以了,所以没必要一直追着他来询问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电话挂断,其他人就再也打不进来了。
王多鱼开始收拾行李,专门带了不少的草稿纸、笔等物件,因为他想去外面散心,顺便研究一下函子性猜想这道题。
办公室这边存放了大量的稿纸,就是方便他随时取用。
见王多鱼直接搬了一箱稿纸出来,袁祖亮他们都愣了一下,这是什么情况
“老袁,帮我搬东西,还有你们也收拾一下,我们这次要外出一段时间,可能需要两个月,也可能是三个月,所以你们需要做好准备.”
听到王多鱼的话,袁祖亮也没有细问,点头就应了下来。
十多分钟之后,王多鱼回到别墅区这边,刘晓俪还在打电话呢。
看到他回来,刘晓俪欣喜地招手,就准备让他接电话,结果被王多鱼‘不小心’地挂断了。
“你干嘛挂掉电话呀”
“我不小心的,不说这个了,你收拾一下,我们准备去京城.”
“现在我们不是说月底再去京城么这么急干嘛而且我们也才回来没多久吧”
“先不管那么多了,你先收拾东西,我现在还需要去一趟图书馆,多带几本医书.”
说完,王多鱼就火急火燎地离开了。
他儿子还在身后追,喊着是不是真的要去机场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