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波诡云谲的地中海局势,占据安纳托利亚半岛(2/2)
即便美英盟军成功进入地中海,并在西西里岛附近登陆,想要站稳脚跟也绝非易事。由于德国的库尔斯克大会战被人为地延后,德国得以保留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对在西西里岛登陆的盟军构成巨大威胁,甚至有能力将其击败。
对此,盟军心里十分清楚,不敢轻易进军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只能选择在对面的北非不断增加兵力,同时向大明王朝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发起进攻。
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堪称海上交通的命脉。一旦这里被盟军攻占,大明王朝从地中海进攻土耳其的路线将被无情切断,人员和物资补给也将陷入断绝的困境。因此,大明王朝派往开罗的运河公司董事长何文龙,此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仿佛肩头扛着千斤重担。
驻守埃及的意大利军队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人已然丢失了突尼斯和利比亚这两块殖民地,如今埃及也岌岌可危,眼看就要落入盟军之手。
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何文龙董事长当机立断,拿出几万箱珍藏的华丰泡面,以此激励意大利军队与盟军展开殊死战斗。他承诺,只要意大利军队能够守住埃及,每人每天至少能得到三包泡面,绝无拖欠。若是立下战功,当天就为他们包饺子犒劳。
有了泡面和饺子的诱惑,意大利军队仿佛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战斗力瞬间高涨。几十万意大利士兵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士气大振,与英美盟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战场上,双方你来我往,战斗打得有声有色。直至战争结束,英美盟军始终未能彻底攻占整个埃及,反而在此地损兵折将,十几万美利坚小伙子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看来吃货的战斗力不可小觑,关键还得看伙食。
英美盟军在地中海地区始终无法打开局面,时间就在这僵持中一晃过去了将近两个月。内忧外患之下,土耳其政府已然到了崩溃的边缘。安纳托利亚半岛靠近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的大片土地,已然被明军攻陷,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易主大明。西部的库尔德人在大明王朝的支持下,势力迅速壮大,成功夺取了大量土地,并在积极筹备建立库尔德共和国。
如今,土耳其末日政府所能控制的区域,只剩下首都安卡拉以及附近的几个小城镇。此时的土耳其高层,已然回天乏术,大部分军队早在亲德和亲大明人士的带领下,纷纷投降。他们困守在首都,犹如困兽之斗,毫无意义可言,安卡拉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明军若想拿下安纳托利亚半岛,本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安纳托利亚高原平均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地形复杂,多为山地。若土耳其人凭借地势死守,明军想要彻底征服此地,没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几乎不可能实现。
然而,明军采取了极为高明的民族政策,成功拉拢了熟悉当地情况的库尔德人。库尔德人凭借对当地地理环境和土耳其军队动向的了解,为明军提供了详实的情报,使得明军的行动如同洞悉先机的猎手,一切都进展得十分顺利,可谓事半功倍,库尔德人在此过程中功不可没。
此外,东欧方面军的山地集团军也加入了战斗。第一山地集团军凭借其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和专业的作战技能,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在库尔德人的紧密配合下,库尔班将军带领的第一山地集团军成功攻入了安卡拉。伊诺努领导的政府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宣布投降。从此,安纳托利亚半岛这一战略要地,正式落入大明王朝的掌控之中,成为了其在这场全球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基地。
大明王朝掌握了安纳托利亚半岛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基本就控制住了东欧的生命线,此后的斯拉夫人将在黑海周围丧失战略生存空间,无法阻止大明王朝进攻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