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明智的选择(1/2)
陈风围绕着这架庞然大物走了一圈:“最关键的是它的自主性。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它能保持多长时间的自主作战能力?”
“理论上无限期。”
刘天宇回答,“它的核心是一个自主学习型人工智能系统,一旦接收到任务,即使完全失去与指挥中心的联系,也能独立完成任务并安全返航。当然,所有攻击决策都需要人类确认,除非预设了特定的紧急情况。”
“很好。”
陈风满意地点点头,“但‘猎鹰’系统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单个平台,而在于它们的协同作战能力。这方面进展如何?”
刘天宇眼睛一亮:“这正是我们最骄傲的突破!‘猎鹰’系统采用了分布式协同架构,所有无人机可以形成自组织网络,相互分享信息、协调行动。即使主控系统被摧毁,它们依然能够以群体智能的方式完成任务。”
“在今天的演习中,我们将展示一个由50架各型无人机组成的混合编队,模拟突防敌方防空系统并精确打击指定目标。”
“好,开始演习吧。”
陈风下令。
随着命令下达,一架架无人机开始启动,陆续滑向跑道。
首先起飞的是几十架“猎鹰—微型”侦察机,接着是“猎鹰—战术”打击机,动作整齐划一,仿佛受到同一个意志的指挥。
最后,那架庞大的“猎鹰—战略”无人战机也缓缓滑出机库,沿着跑道加速,优雅地升上天空。
陈风和刘天宇来到指挥中心,通过大屏幕监控整个演习过程。
“‘猎鹰—微型’已经抵达模拟敌方防空区域,开始侦察任务。”
操作员报告道。
屏幕上,几十个绿点快速移动,形成一张密集的侦察网。
它们飞行高度极低,几乎贴着地面,利用地形掩护避开敌方雷达。
“发现敌方防空雷达和导弹阵地!”
很快有了第一个发现,“坐标已经上传到共享网络。”
“猎鹰—战术‘编队正在调整航线,准备规避敌方防空系统。”
画面上,代表“猎鹰—战术”的蓝点开始分散,形成松散的编队,沿着侦察机发现的防空盲区前进。
“敌方发现我方无人机,开始防空反击!”
模拟敌方由实际的防空部队扮演,装备了实弹演习用的雷达和导弹系统。
他们迅速锁定了几架“猎鹰—战术”,发射了模拟导弹。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被锁定的无人机立即释放电子干扰,同时快速变向,轻松避开了来袭的“导弹”。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们并没有慌乱地四散逃离,而是按照某种复杂的模式重新组织,继续向目标区域推进。
“这就是群体智能的威力。”
刘天宇骄傲地解释,“每架无人机都在独立思考,但又能与整个群体协同行动。就像鸟群一样,没有中央指挥,但能够形成高效的整体。”
正当“猎鹰—战术”编队吸引敌方注意力时,“猎鹰—战略”无人战机悄然从高空突入,完全避开了敌方雷达的探测。
它迅速锁定了主要目标——一个模拟的指挥中心,发射了一枚精确制导炸弹。
“命中!目标被摧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