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主见(1/1)
梁红英正在和两个姑娘交谈。突然,外面慌慌张张跑进来一个小丫头,气喘吁吁地说:“梁红英,大太太传你到大厅去见她!”
这个小丫头和梁红英不太熟。梁红英一听到是大太太传唤,身旁的小青就有点紧张。小朵也满脸担忧,说道:“红英姐,大太太传你传得这么急,恐怕事情不妙,你可要当心些。”
小青立马握住梁红英的手,面色惊恐,急切地说道:“红英姐,我看你还是离开这里吧,你去了对你不利。大太太对你一直恨得咬牙切齿,她要传你,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何况旁边还有曹月红,她也恨你,这样的环境你还能待得下去吗?”
片刻之间,梁红英的思绪飘出去很远,想了好多事情。她也预测到可能有不良后果,但也想到了自已留下来的必要。她可以为自已找各种离开的理由,本来她已经消失了,完全可以不必再出现在曹家,面对这复杂的家庭环境。但有一样使命不允许她离开,她必须要留下来,即便是风险重重,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要留下,虽然留下来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丫头,还是被很多人憎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小丫头。但梁红英知道,这是曹家,别人不知道,她自已心里清楚,自已是谁,自已该做什么事,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所以梁红英很有主心骨,尽管她们劝得都挺有道理,两位好朋友也说到了点子上,但她早就打定了主意,任何风吹草动都动摇不了她的决心。
她陪着笑,点点头,安慰两个姐妹:“你们的心意我都懂,但我无论如何不能离开,这里也是我的家。就算他们恨我,打我骂我关我,但这改变不了我对曹家的忠诚。我这就去见大太太,任凭她发落吧,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梁红英也没有干过对不起曹家的事,他们还能平白无故就把我处置了吗?”
说完之后,梁红英拍了拍小青的胳膊,又捏了捏小朵的肩膀,对她们表示安慰,转身就随着那个小丫头毅然决然地奔向了大厅。
一路上,梁红英思绪万千。离开小青和小朵的时候,她回头看了一眼,两人的目光中充满了惊恐不安和担心的神色。她知道这是两个好姐妹,尤其是小青,时常牵挂着自已,和自已的亲妹妹差不多。正是这份亲情时刻萦绕在梁红英的心怀,牵动着她,让她不得不回到这个家。如果连一个对她好的人都没有,梁红英是不可能有归属感的。首先是曹老爷,尽管父女两个没有相认,但是曹老爷对她的关怀有如父爱,这种天然的亲情是掩盖不住的,虽然没有相认,但是父女之情早已有之。小青是一个,还有四太太,都是对自已好的人。基于这一点,梁红英也必须要回来,必须要坚守。何况她的使命还未完成,她还没有完成对母亲的承诺,对父亲的继承和支援。
随着接近大厅,梁红英的心也有点紧张了。这么长时间没有见过大太太了,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何况还有曹月红,她和曹月红在这一路上也有了一定的姐妹之情,虽然这丫头有点固执,有点任性,但是她耳根子软,是听了别人的话才对自已有了成见。凭着对她的了解和以前的交往,梁红英感觉自已能够改变她,让她对自已有一个很好的改观,所以她心里就有了一定的底气。
迈进大厅的门口,梁红英见主位上坐的不是大太太,而是老太太。旁边不仅有大太太,另外几个太太也都在场。梁红英一进大厅,见奶奶在场,心里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看到奶奶,她就想起了父亲。父亲如今的状况,令她忧心忡忡,一刻见不到父亲,她的心便始终悬着。
坐在正座上的奶奶,似乎比之前苍老了许多。白发愈发浓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瞧见梁红英走进来,奶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因着老太太在场,其余几位太太都不敢率先开口。梁红英刚踏入大厅,老太太便向她招手,唤道:“你是梁红英?快来快来,孩子!”
此时,几位太太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大太太满脸吃惊,还夹杂着几分怒意;二太太一脸惊讶,满是嫌弃;三太太则是一副恨之入骨的表情;唯有四太太,既惊又喜,脸上洋溢着喜悦。
梁红英一边朝老太太走去,一边冲着四太太微笑点头。四太太伸出手,做出请她过去的姿势,那笑容里透着母亲般的慈爱,让梁红英倍感温暖。走过大太太身边时,大太太冷冷地“哼”了一声。这一声冷哼,寒意十足,令梁红英的心猛地一缩。
大厅里不见曹月红的身影,梁红英知道这姑娘爱睡懒觉,或许此刻还在被窝里享受温暖,她也没多在意,大步流星地走到老太太跟前。
老太太颤颤巍巍地伸出枯瘦的手,一把抓住梁红英的手。梁红英只觉老太太的手格外温暖。老人家嘴唇颤抖,难掩激动地说:“孩子,你回来了,太好了!我听说你那间屋子着了大火,一直找不到你。我天天在菩萨面前求,保佑你平安。果然菩萨显灵,你总算回来了,这就好,这就好!有你在,我才放心,你能帮衬你们老爷。孩子啊,你可真让我担心!这段时间,你都去了哪儿?我们一直在找你,你家老爷也日日寻你下落,他每天唉声叹气……可是,他又出了事,进了大牢,这事儿你知道了吧?”
梁红英咬着嘴唇点头,内心翻江倒海。看着奶奶凄苦的神情,她愈发难受。她强忍住悲痛,安慰道:“老太太,您别伤心,老爷不会有事的。他现在具体什么情况,我还不清楚,但我相信,不管遇上什么事儿,都能逢凶化吉。我一定想办法把老爷救回来!”
老太太一听,高兴得眼角泛泪,颤颤巍巍拉着梁红英的手,说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好孩子!奶奶最信你,你就是我的好孙女儿!你可要想办法把你家老爷救回来!”
老太太这话,惹恼了一旁的大太太。但碍于老太太在场,她不好发作,只是怒目而视着梁红英。听到老太太唤自已“孙女儿”,梁红英心里暖洋洋的,像冬日里抱着一盆炭火,眼角也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对她而言,这便是最大的安慰与褒奖,她别无所求,不就盼着这份亲情吗?即便没有明说关系,可这份真实的情感已然到位,梁红英心中满是知足。
这时,大太太开口了,言语间满是冷嘲热讽:“小小丫头,吹什么大话!我们费了这么大劲儿,都没能把老爷救出来,你张口就说你能行?把我们这些人置于何地?难不成是在说我们都是饭桶?你不回来还好,一回来准会打乱我们的计划、搅乱我们的思绪!曹家就不该有你这样的人,当初那场大火,真该把你烧死!”
其他太太见状,各有反应。三太太幸灾乐祸,强忍着才没笑出声;二太太也绷着劲儿,差点笑出来;四太太则皱着眉,一个劲儿摇头。梁红英能看得出,四太太对自已的同情是发自内心的。
还没等梁红英回应,老太太便用拐棍点着地面,生气地说道:“老大,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这孩子一片热心,上次就舍命把正平救了回来,这次又表明决心,难道说错了?你们难道不盼着把你家老爷早点救回来?不管是谁,只要能帮忙救出正平,那就是咱们的恩人,都得感激!说大话又怎样?这年头,连个敢说大话的人都没有,反倒要我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操心!我恨不得拿这条老命,换回我儿子!你们一个个在家养尊处优,可一遇事,有谁真能扛起责任?唉,我命苦啊!正平年过六旬,连个子嗣都没有,要是有个一儿半女顶门立户,曹家也不至于如此落魄,……”
老太太一番抱怨,大厅里陷入寂静,可每个人心里都不平静。尤其是大太太,气得直喘气。老太太越是维护梁红英,大太太就越把这股恨意转嫁到梁红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