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一章 民族感情(1/2)
恒罗斯城得而复失,数万兵马大败亏输、伤亡无数,连主将都陷落敌营、沦为俘虏,如此残局要如何收拾?
叶齐德只要想想,便一个头两个大。
尚未决战便士气崩颓,这仗要怎么打?
“两位有何高见?”
听见叶齐德询问,奥夫与马斯拉玛并不意外,这就是个草包,只因出身好才能稳居其上、成为帝国继承人,否则与作坊之间那些奴隶有何区别?
但人家出身好,这一条就足够了。
奥夫看向马斯拉玛:“你亲自出面吧,过河去将溃兵收拢、予以整编,务必恢复士气,无论如何堵截唐军追兵。但绝不能任由那些溃兵返回药杀水南岸,一旦溃兵冲击大营,后果不堪设想。”
他是此次东征的“总指挥”,素来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非常清楚大食军队之痼疾——打起顺风仗来一往无前、无坚不摧,可一旦士气大跌便是一群乌合之众,稍遇挫折便有可能全线崩溃。
毕竟是诸多部族在哈里发命令之下组成的联军,各个心怀鬼胎,能够掠夺人口、强占土地的时候各个争先、人人奋勇,若是见不到利益甚至有可能损兵折将,全都往后退。
毕竟保有势力才能在哈里发面前有个座位,若是势力大损,谁还在意你曾经冲锋陷阵、悍不畏死?
马斯拉玛也知道事态严重,叹气道:“我勉为其难吧,只能说尽力而为。”
他不敢把话说满,唐军战力之强横经此一战已经展露无遗。
虽然此前已经无数次将唐军火器之威力调高,可现在两军对阵,才发现仍旧低估。
这还只是在城内埋设火药这样的“笨办法”,传说中的火枪、火炮、震天雷运用到战争之中,还不知是何等毁天灭地之神威?
叶齐德颔首,对奥夫道:“最后给各路部族下发通牒,六月初十之前务必赶到可散城汇合,逾期未至,那就不用来了!”
奥夫心中一凛,连忙应下。
最后通牒下发,若是那些在路上慢慢腾腾的部族仍旧未至,以后非但不会是大食的盟友,甚至有可能成为大食的敌人,遭受大食军队攻击、掠夺、甚至歼灭。
……
议定之后,马斯拉玛穿上盔甲、挎着长剑,带着自己部族的两万军队浩浩荡荡出城,向北横渡药杀水之后抵达阿拉套山山脚的一块平坦草原,在此竖起大旗,派遣斥候四下游走,收拢溃兵。
自恒罗斯城大难不死逃出生天的大食军队丢掉盔甲、兵刃、粮秣,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一路疯狂逃窜,终于绕过阿拉套山之后见到河畔草原上竖起的大旗,哭喊着汇聚而来。
马斯拉玛没有急着收拢这些军队,而是派兵将其挡在营地之外,谨防这些溃兵冲散了自己的营地,被随后而至的唐军突袭。
然而斥候探马回报,仅有一支小股唐军骑兵衔尾追杀,见到己方已经于药杀水北岸扎营布阵,便即回转而去……
马斯拉玛看着远处乱哄哄没头苍蝇一般的溃兵,长长叹了口气。
他明白了唐军的意图,这些溃兵已经士气崩溃,就算仓促予以整编也极难恢复士气,装装样子还可以,可一旦重回战场就是一个严重隐患,稍遇挫折极易再度崩溃。
可这些溃兵都是阿米尔部族的青壮,自己非但不能予以遣散,还得给予治疗伤病、重新分发武器,然后啃噬消耗着本就不多的粮秣……
这将近两万溃兵非但不再是主力作战部队,不能对战局形成什么影响反而成为一个巨大的包袱,死死的压在可散城头上。
见唐军回撤并没有攻击的意图,马斯拉玛松口气,赶紧命令部下对这些溃兵予以整编,同时安置营寨、治疗伤病,自己则连夜渡河回到可散城。
“这些部队本就士气崩溃,阿米尔又被俘,所以军心极度不稳,稍有差池便会成为大患。与其让他们留在北岸,还不如将其撤回可散城,让他们去城北看管粮秣辎重也比留在战场上妥当。”
马斯拉玛忧心忡忡,直接向叶齐德谏言。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就得坐镇药杀水北岸防御唐军,不愿自己的身边有这么一群极不稳定的盟友,一旦战况激烈,这些盟友甚至有可能成为祸害。
一群破了胆的败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叶齐德点头同意:“那就将原本防卫粮秣辎重的部队调到药杀水一线,与将军隔河相望、互为依托,将阿米尔的部队调去后阵、巩固防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