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家国两相难(2/2)
走上这条不归路,荀彧早就将自己的性命和家人的性命置之度外,失小家而就大家,在圣人眼里是大无畏,无论是从良心上还是感情上他都可以接受。
所以唐瑛的劝慰就变得不重要了,荀彧认为那只是妇人之见,比他们荀家更重要的是,这个残破的国家将何去何从。
“放心吧!你们的安全是我首要考虑的事。”荀彧只能从嘴上安慰她,将来会发生什么只怕连他自己也很难预料到。
想着想着便睡着了,直到翌日天明。
这天与往常不一样的是,每次都是下午散班之后,荀彧才会往内宫里走,而现在他直接在大早上的晋见天子。
也难怪,曹操将许昌交到曹丕和司马懿手中之后,这两人对内宫的监视放松了不少,因为他们的主要防御对象与曹孟德不一样。
普天之下,曹操的对手只有汉姓刘氏,其他诸侯迟早会被铲平掉,而曹丕的主要对手则是自己的弟弟及其手下走狗,他对一个傀儡皇帝并不感兴趣。
皇帝在入冬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许昌,而现在却是公元二一一年春季,他整日坐在龙椅上发呆,望着那个如海市蜃楼一般的新世界,有种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感觉。
“陛下,荀令君来了!”夏仪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世界,皇帝轻咳两声。
他很清楚,这个时间荀彧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可是此时他竟然来了,一定是有要事禀奏。
两人碰面,夏仪识趣的屏退左右包括他自己。
“荀爱卿,有什么事吗?”皇帝抖了抖麻木的屁股,他想站起来走两步趁机活动一下年轻的筋骨。
于是皇帝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到荀彧面前,两人几乎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声,这是别的臣子无法享受到的待遇。
“陛下,情况都摸清了,丞相今年的主攻方向依然是西北,豫州一带以防御为主,重点防御在合肥、下邳、虎牢关三处,并设定阶梯性的增援方案!”
“难道说,他已经察觉到了朝廷的主力方向?”皇帝所说的朝廷主力,自然是指绝对服从于他的真正力量,袁尚无疑是绝佳选择,孙权其次。
为什么说孙权其次,是因为在官渡之战期间,孙氏在战略上的犹豫,将献帝的全盘计划打破,得以让曹操成为中原最强劲的诸侯,他自然不会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江南。
“他的目的很明确,收复西凉之后进驻汉中,抑制诸侯盟主发展的同时稳固西北大后方!”这个部署在荀彧看来并不奇特,如果是由她来一手策划,也不会走出这个范围,毕竟在上一次长江之战,曹操已经领略到了水战的劣势,即使在不远的将来,他必然会优先考虑进攻西川,而不会贸然南下。
“奸贼果然是奸贼,西凉诸部不平,始终是他的心腹大患,江东自守有余,但攻势是颇弱,不是他首先要解决的地方!”皇帝点点头,曹家有这么多良臣谋士,大的战略通常不会出现漏洞,况且通过战争,对方一直在网络各州人才。
“所以说,我急着来,是想和陛下商量,应该将曹贼的部署尽快发往益州,催促袁尚早点出兵攻占西川,做好与曹操争夺汉中的准备!”
“有道理,必须马上派出快马探报,将此情况提前告知袁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