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怎么感觉跟真的一样?(2/2)
“除了大量的钢材和专业的施工团队,花费必然不小。”
“钱不是问题。”
李杰呵呵一笑:“王老师,开支这一块,付一舟后面会跟你对接,道具组的几位老师请放心,尽管放手干。”
“效果比钱更重要。”
不多时,李杰又带着一行人来到旁边的13号棚,跟之前的摄影棚相比,这个棚更大。
足足有上万平方。
这里也是地下城的主场景。
当然,李杰肯定不会完完整整的搭一个全景。
虽然他的设计图里有全景,但镜头是欺骗的艺术,他只需要把电影里出现的场景搭建出来。
那个完整的设计图,后续如果有人想要开什么主题乐园,他很乐意贡献出来。
给版权费就行。
随后的半个多月,李杰和团队的其他人一直泡在中影基地。
大体的方案敲定好,他大手一挥,给团队成员放了一个三天的假期。
他又不是什么魔鬼。
连轴转那么久,该放个假,好好休息休息。
别人能休息,他却不行。
他得筹钱!
是的。
就是筹钱。
《流浪地球》目前的投资方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影的1000万美金,剩下是他自己。
其他的投资方,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
别跟资本讲感情,也别讲什么宏大叙事,那都没用。
谈钱景最现实。
而《流浪地球》的钱景,远不如《2177》那么好。
原因很简单。
它的故事剧情太明显。
08年之后,国内的经济虽然已经走上快车道,但软实力、自信心方面,还欠缺的很多。
那些投资方,不管是国内,港台,还是海外的,一看故事主线,心里都敲起了退堂鼓。
华国人拯救世界。
这个故事,不能说不好。
哪个国家都有类似的主旋律题材,而是这个故事不太契合海外市场。
如果没有海外票房,投资6000万美金,至少需要11、2亿左右的票房,才能回本。
虽然《申海堡垒》做到了这一点,但谁能保证影迷继续买账?
电影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周时间,陆陆续续见到了七八家投资方,李杰一共只收到2000万美金的投资额。
其中。
手笔最阔绰的是旺达。
投资1000万美金,如果答应女一号,还能再加1000万美金,如果愿意改戏。
剩下的投资,他们可以全部包圆。
改戏?
那是万万不能改戏的。
甜妹子的演技,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一点也无。
李杰没有直接答应旺达的要求。
不过。
试镜给了。
一切是公平竞争。
甜妹子的年纪出演韩朵朵的角色,不是特别违和,只要试镜结果不是太差,李杰认了。
他倒要看看,大恬恬是不是真的捧不红。
很快。
李杰对外放出风声。
投资够了!
那3000万美金的缺口,他一个人包了,当然,要是甜妹子能胜出,缺口就只有2000万。
……
星汉公司。
“恬恬,这个是吴导发来的剧本,你最近仔细琢磨琢磨。”
收到那份薄薄的剧本,景恬眼前一亮。
“是那部《流浪月球》吗?”
“是流浪地球。”
“对,对,我记差了,是那部戏?”
“嗯。”
经纪人笑着点了点头。
“好好看,回头公司再给你找两个表演老师,如果你能选上‘吴导’的戏,后面的路,那就好走多了。”
不夸张的说,‘吴迪’绝对是各大公司最想拉拢的目标之一。
一个大导演对演员的加持,太猛了。
随便举个例子,如果没有老谋子,国际章能有现在的地位吗?
或许,她仍然会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但绝对没有今天的高度。
同理。
龚丽也是如此。
最新火速崛起的倪尼,更是如此。
《申海堡垒》上映后,一部戏直接让她原地起飞。
各种广告代言,接到手软。
戏约更是如雪花片一样的飞进‘吴迪’工作室。
而且,大部分都是电影戏约。
原因很简单。
电影的投资逻辑和电视剧不一样,选角方面,不能什么都包圆。
真那么干,电影的品质肯定无法保证。
一旦保证不了品质,谁还买票去电影院看?
总不能全靠刷吧?
且不说,那么干要花多少钱,投资方、手套也不能把电影局当成摆设啊。
很快。
一些其他角色也陆陆续续收到试镜要求。
不过。
有的人收到的不是试镜,而是剧本。
比如王千原,他就是直接收到了完整的角色剧本。
刘培强的角色,李杰直接给他了。
没有什么试镜。
不需要。
原版的太空战狼,虽然演的也不错,但太空战狼是那种嫩脸,眼下年龄还差了一点。
少一点‘沧桑’的味道。
王千原不一样,他属于长相显老的那一类人。
演中年人,不违和。
圈子内自然没有什么秘密。
即使李杰没有专门宣传,该收到消息的公司、经纪人,都先后得知选角开始的消息。
然后。
大家一看。
吴导似乎没有大规模公开选角的意思。
而后,一些人急了。
尤其是那些没收到试镜邀约的演员、经纪公司。
为了打听消息,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原著小说,都被他们翻烂了。
各路托关系的很快就托到了李杰面前。
“刘一菲?”
“她不行,不符合人设。”
“……”
“额,你们公司让你来问韩朵朵的试镜名单?”
“你们公司是想推谁,一姐刘施施,还是新人那扎?”
“都有?”
“算了,我给你们那个新人发个试镜邀约吧,不过,你别抱什么希望。”